子宮內膜異位症相關知識---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什麼?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指本來該長在子宮最內層的內膜組織,卻異常地生長在子宮內膜層以外的地方。一般來說,這種長錯地方的子宮內膜組織,多半生長在盆腔的組織器官中,比如:子宮的肌肉層、卵巢、輸卵管、子宮韌帶、直腸陰道隔膜、骨盆的腹膜、陰道、宮頸、淋巴腺、闌尾及膀胱等部位。醫學上曾經記載,在有些病人的肚臍、胸腔、肺臟、四肢、大腦等處、甚至在腹部手術的疤痕上,也發現過子宮內膜組織。過去,醫生們習慣地依發生部位之不同,將子宮內膜異位症分為內外兩類,現在,凡稱「子宮內膜異位症」者,指的就是發生在子宮以外的情況,而生長在子宮肌肉層的則特別稱作「子宮腺肌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相關知識---子宮內膜異位症都有哪些症狀呢?
此病最常見的症狀是痛經,病人中大約有1/3 的患者有程度不等的痛經。有些病人會因腸道、膀胱或神經被壓迫而出現局部性盆腔疼痛,或是抱怨性交不快,尤其是子宮頸或陰道受侵害的病人,可能會有性交痛、便秘以及大便痛的症狀。偶爾,輕微的病變會引起較重的疼痛,但嚴重的病變卻可以無病症出現,許多臨床醫師常為這種不一致的現象所困擾,這很大程度上與發病部位有關。子宮內膜異位的囊腫可造成血液滲出,造成化學性腹膜炎,而引起嚴重的腹痛,這種情況與宮外孕破裂和闌尾炎穿孔有類似的臨床症狀,故有學者指出,10%的患者會出現急性症侯,需要開腹探查性的診斷及治療。
此症若擴及到腸道,發生部分性腸梗阻,也會有絞痛現象;若病變蔓延到陰道或子宮頸,則可能出現陰道分泌物及性交後出血;若發生在子宮骶骨韌帶或直腸陰道中隔,則可觸到小而堅硬的結節;若侵犯到直腸或膀胱,則月經來潮時,可能同時發生大小便排血的現象;也有的病變會擴展到鼻粘膜或皮膚,每當月經期可出現鼻粘膜和皮膚局部充血發紅的現象,嚴重者可致出血。
此外,大約有75%的患者會有不孕症出現。不孕的原因至今未明,可能與卵巢被膜粘連以及正常的排卵機制被干擾有關。子宮內膜異位症雖然也可能侵犯到輸卵管,但很少引起阻塞。
子宮內膜異位症相關知識---哪些人容易得子宮內膜異位症呢?
近20多年來,子宮內膜異位症有增多的趨勢,雖然大多數的研究顯示,75%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年齡在25~45歲之間,但近年來的醫學報告中,也發現不少小於20歲的病人,這是因為診斷方法進步、利用腹腔鏡檢查,而提早發現的結果。日本的一篇報告也證實,因婦科病而做腹腔鏡檢查,證實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患者至少有10%。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情一般發展緩慢,初期並無特殊的症狀,有時像輕度的慢性盆腔炎,有時會呈再發性陣痛,但無明顯的發熱。妊娠會使病人的月經停止,對此病似有緩解的作用,因此,醫學界相信且同意妊娠可能使子宮內膜異位消退的說法。
一般而言,子宮內膜異位症較常發生於社會地位較高或經濟情況較佳的婦女,不常見於普通貧苦病人身上。在美國,以白種富人患者較多,經濟衛生情況差的黑人很少患此症;此外,也發現患者多半結婚較遲,生育較晚且孩子也較少。近代社會就是朝這種方向發展,難怪子宮內膜異位症日漸增多。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