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父母學堂] 孩子意外受傷害了父母要怎麼辦

孩子的成長中有快樂也有痛苦,但這並非壞事。因為當他們學會面對挫折以後,獲得的就是成長和進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指出,作為家長,幫助孩子應對這些挑戰十分重要,這會讓孩子更樂觀地面對日後的一切挑戰。

1.骨折

活蹦亂跳的孩子,身上沒點傷幾乎不可能。如果不慎骨折,首先家長要鎮定,儘量不要移動孩子的受傷部位,盡快送往醫院。在治療過程中,減輕孩子疼痛的最好方法就是轉移注意力,如給他講最喜歡的故事等。

骨折可能在孩子腦海裡留下深刻的烙印,為了讓孩子正確對待,可以簡單說成是受傷,也可以說一些簡單的相關醫學名詞,用正面鼓勵的方式讓孩子理解自己在醫院的所見、所聞和所感。

2.抽血

嬰兒的健康檢查中總少不了抽血這一項,可繃帶和針頭往往令孩子一見即哭。所以家長要試著提前將抽血以有趣的方式告訴孩子,如『把一點血液送給小針管』等,但儘量不要讓孩子看到抽血的過程。

另外,在抽血前,也可以告訴他將要做什麼,如『一會兒護士阿姨會在胳膊上系一個帶子,可能會有點緊』。不要說『一點也不疼』的話,更不要嚇唬孩子。在家裡的時候,可以用玩具模擬一下抽血過程,讓孩子對其有個接受過程,以更平常的心態對待這種經歷。

3.補牙洞

由於孩子經常喝果汁或吃甜食,所以有蛀牙的幾率非常高。看牙的過程也很難讓人愉快,甚至成年人也不願面對各種『恐怖』的器具。建議當孩子接受治療時,給他聽聽愉快的音樂,轉移注意力。作為父母既不要遠離,也不要總是詢問疼不疼,應該待在孩子身邊,若無其事地看看報紙或雜誌,以減輕他的緊張心理。

4.縫合傷口

如果孩子不慎受傷,且傷口較大,就需要進行縫合。在頭部的傷通常比較嚇人,有時還會流血較多,家長儘量用深色或紅色的乾淨衣物覆蓋傷口,以緩和孩子對血液的恐懼,並鎮定地告訴他接下來如何治療。要讓孩子正視這樣的問題:不要害怕,很快就會好的。

5.在醫院檢查

孩子去醫院的頻率通常比大人高,讓孩子擺脫對醫院的反感十分重要。接受治療時,建議多給孩子一些選擇,比如『是打左胳膊還是右胳膊?』『是坐在媽媽懷裡還是躺著?』這些會讓孩子感到更多的主動性。另外,如何對孩子說有關治療的話也很重要,如將打麻藥說成讓孩子睡覺,反而會起到反作用。

6.牙齒矯正

如果孩子牙齒不夠整齊,可以考慮戴牙套。儘管戴牙套的過程不像拔牙那麼疼,但在打磨牙齒時也會不舒服,此時父母應該安慰孩子,『深呼吸,用鼻吸氣』,使其儘量放鬆。回家後,給孩子做些湯或蘋果醬。如果孩子對戴牙套有顧慮,可以告訴他,很多孩子都會戴,因為這樣就可以擁有漂亮健康的牙齒了。

7.吃藥片

孩子很小的時候,吃的藥都是粉末狀且放在水或麥片粥裡的,但總有一天,他們要嘗試吃藥片或糖衣藥丸。如果可以選擇,儘量選擇膠囊類,而不是藥片,因為膠囊較輕,容易吞嚥。很多家長都教孩子在吞嚥時頭向後仰,但這是不安全的,容易堵塞食道。應該先讓孩子喝口水,然後將藥放在口腔內側,略將下巴向胸前靠,然後再喝水,直到完全嚥下。也可以先將蘋果切成藥片狀,讓孩子練一下,這樣就能更快學會吞藥片了。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