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心房纖顫患者,中風機率高四倍

一項調查顯示,逾七成心房纖顫患者未能正確說出其疾病的正確學名,不足一半認識心房纖顫的高危因素。有心臟科專科醫生表示,心房纖顫患者的中風機率比正常人高四倍,死亡率高一倍,不少患者卻對此病掉以輕心。香港公立醫院心臟醫生協會去年9月至12月,在九間公立醫院訪問175名心房纖顫患者,發現逾七成不能正確說出其心跳毛病的正確學名「心房纖顫」;超過一半因出現病徵,如心悸、暈眩、疲憊、呼吸急促等才求診,只有一成體檢時發現患病;患者確診後,超過六成擔憂中風,甚至死亡。

76歲王伯06年確診心房纖顫,平均一個月發作兩次,「試過一分鐘158下」。他一直不敢外出遠遊,「最多都係一日來回,唔敢去得遠,暈低咁點算?」他又怕中風及坐輪椅而連累家人,結果擔心了好幾年。協會主席兼心臟科專科醫生譚劍明表示,現時全港約有1%人口即7萬人患心房纖顫,當中3萬人是60歲或以上;40歲或以上人士,每四人就有一人一生中有機會患病;部份患者無明顯病徵,年紀越大,患病機會越高。

他續稱,醫學界一直沿用Flecainide、Amiodarone、Propafenone及Sotalol紓緩病徵,副作用可引致甲狀腺毒症、肺纖維化等。歐洲心臟協會去年底更新指引,把新藥Dronedarone(決奈達隆)列為治療心房纖顫的一線藥物,醫學研究證實此藥有效降低26%因心血管疾病而入院的風險,及29%心血管引致的死亡風險,並有效縮短35%住院時間。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