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20年,哮喘病人的住院率更持續上升,情況不容忽視。有醫生指出,普遍哮喘病人控制病情未如理想,估計與他們未能正確理解病情有關,因此病人必須對自身的病情有了解,才能有效實踐病情控制策略。哮喘發作的關鍵,在於哮喘能否受控,可是有不少患者及家長,對於受控這一概念的認知不足,以致病情經常不受控制,危害性命。
事實上,2006年國際間已更新了《全球哮喘管理指引》,以控制程度來客觀分析病情,而最新亞太區哮喘現狀研究(II),亦是根據新指引來評估兒童哮喘的控制情況。此研究在12個地區進行(包括香港),共有988名兒童參與。結果發現,有53%患者屬於未受控制,44%為部分受控,只有3%是完全受控。另外,有55%患者在過去4周日間有哮喘徵狀,有42%在過去12個月曾在運動時出現哮喘徵狀,由此可見,哮喘控制在普遍病人身上未如理想。
中文大學兒科學系教授黃永堅指出,研究更顯示,只有17%患者清楚哮喘的根本成因。「病人對哮喘認識不深,以致未能適當地用藥控制病情。哮喘的成因包括氣管發炎、過敏原、刺激物、支氣管痙攣、環境因素及遺傳等,大部分受訪者以為根本成因是過敏原,其實是氣管發炎才對。因此要控制哮喘,必須先控制氣管發炎,這有助清楚明白怎樣選擇合適的藥物治療哮喘。」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