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均擔心年幼子女,未能在日常飲食中,吸收所需維他命,故會自行餵服一些營養補充劑,以彌補不足,但若過量或不適當服食,有可能造成中毒,嚴重者甚至會死亡。《香港兒科醫學雜誌》公布一宗維他命D中毒個案,患者為一名9個月女嬰,曾被每日餵服30萬個單位的維他命D,因而引致「高血鈣症」的中毒反應,醫生即時採取飲食控制,治療35天後,維他命D水平回復安全範圍。補充高劑量的維他命D可危害性命,而兒童會出現「高鈣血症」,該症會影響神經肌肉、腸胃、腎、骨骼和心血管系統,當中腎臟和心血管問題更可致命。若患者出現血清鈣及磷上升、甲狀腺素偏低,並骨骼鈣化等,即診斷為維他命D中毒。醫生一般會處方降鈣素,以降低血清鈣及磷的水平,並抑制破骨細節的活性。由於維他命D會儲存在脂肪中,故其效果會持續一段長時間,因此限制飲食中攝取維他命D及鈣,是一個重要的部分,並縮短治療時間。
該女嬰過往身體健康,曾經從1米高的睡床墜下,之後沒有出現任何症狀,但3天後開始持續哭鬧、抗拒進食,而且行為有異,曾經被當作呼吸道感染,但情況持續沒改善,再求診後,發現女嬰的心跳高達每分鐘180下,血壓為85/55,表現得坐立不安,而且體重在過去一周減輕了7%。當醫生詳細問診後,發現其家長跟隨一名退休護士的建議,在過去十日每日餵服30萬個單位的維他命D予女嬰(正常的每日上限攝取量為1,000個單位),以為可預防佝僂病及有助整體健康發展。在驗血結果中顯示,女嬰的血清鈣為17.1毫克/升(正常為8至10.2)、維他命D值為892.9納克/毫升(正常為7.4至53.3),甲狀腺素為9.8個單位(正常為9至65個單位)。
醫生即時為女嬰注射降鈣素及激素等,並同時進行飲食控制,嚴控膳食的鈣質及維他命D份量。每日從飲食中只攝入鈣148微克及8個單位的維生素D。治療35天後,嬰兒的血清維生素D水平回復至安全範圍。撰寫有關個案的專家指出,家長不應胡亂安排子女服食營養補充劑,因過量可致命,故建議應先諮詢醫生意見。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