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資訊分享] 新生兒出血症應該如何護理

新生兒出血症應該如何護理,新生兒出血症應該如何護理介紹如下:
新生兒出血症是指因暫時性凝血障礙而引起的自然而持久的出血。多發生於產後的2-4天,早產兒的發病可推遲到出生2周以後。發病特點為緩慢的、持續的滲血,以胃腸道多見。患兒一般有嘔血或柏油樣便血,故民間亦稱「新生兒黑糞症」。另外還可有臍部出血及皮膚、皮下組織出血,呈點狀,多見於分娩過程中受壓的部位,如枕後、腳趾、背部及尾骶部,偶可發生顱內出血。

預防護理的要點是加強孕婦的營養,尤其是在妊娠晚期更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以增加繼往開來k的攝入量,保證胎兒的需要。

對患有肝膽病及在妊娠期用過維生素抑制劑治療或估計有早產可能的孕婦,在臨產前要注射維生素k,以提高胎兒肝內維生素k的貯備量。新生兒出生後肌注維生素k1-2毫克,也有同樣的效果。

對新生兒的護理是要做到早期餵養。新生兒出生後1-2小時餵糖水,4-6小時時開始餵母乳;早產兒出生後4小時試餵糖水,若吮吸吞嚥能力好,就可直接餵母乳。這樣做可促進其腸道內菌群形成,使之有利於維生素k的合成。

對初生的新生兒,尤其是早產或母體缺乏維生素k的嬰兒,在生後一週內要特別注意觀察其精神、神志、面色、嘔吐物和大便情況(主要觀察其性質、次數、顏色和量),以及身體的其他部位有無出血傾向。如有出血,應立即送醫院診治。同時少驚動患兒,保持安靜,以減少出血。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