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獨有偶,1歲的小男孩彤彤,也突然出現了尿頻、尿急、尿尿時哭鬧、發燒等症狀,醫生診斷為尿路感染。經抗感染治療半個月.不見好轉。進一步檢查。發現彤彤的右側腎臟和膀胱都有不少結石。
牛牛和彤彤兩個小病人的症狀,反映了兩個現狀:一是一直被視為中老年病的腎結石,開始將覬覦的目光向兒童乃至嬰幼兒群體轉移,近年來小兒腎結石患病率快速上升,其中3歲以下嬰幼兒更是佔了約3成;二是炎熱時節,小兒腎結石發病率明顯高於其他季節,夏季儼然成了。腎結石的高發期。
小小年紀怎麼會與中老年病扯上關係呢?究其原因,除少數小兒屬先天結石體質外,多數情況下,還是「病從口入」,飲食結構與生活方式不科學為主要原因。具體可歸納為四點:
其一,蛋白質、鹽分的攝取量過多。追問病史發現,不少小病人平時都對肉食「情有獨鍾」,甚至到了食不可無肉的地步,而且口味較重。另外,巧克力、牛奶屬高蛋白、高熱量食物,如進食過多,喝水又太少,易導致尿液濃縮、尿鈣或尿酸濃度升高,久而久之,就可能形成結石。
其二,偏愛飲料。如常喝富含草酸的飲料,即可大大提高草酸結石的發病率。
其三,濫補鈣劑。不少家長盲目聽信廣告宣傳,隨意給孩子加補鈣片,導致孩子血鈣含量過高,尿中的鈣濃度也隨之上升,增加了患結石的風險。
其四,少數孩子存在泌尿系統畸形,也可能誘發腎結石。
父母怎麼知道孩子是否患腎結石呢?大些的孩子可能會訴說後腰部或側腰部疼痛,而且疼痛比較劇烈。嬰幼兒尚無語言表達能力,但可通過三個信號提醒家長:第一是血尿,這往往是腎結石的首發症狀,血尿可自行消失,反覆出現;第二是暫時性無尿,主要反映上尿路存在結石,並已形成梗阻,一旦梗阻解除,即有尿液排出;第三是孩子尿尿時哭鬧或費勁,提示下尿路結石的可能。
當孩子出現了上述信號中的某一個,應想到泌尿系統結石的可能,要及時到醫院檢查。醫生可通過小便常規、腹部B超等予以診斷。
一旦確診為腎結石,就要及時治療。一般來說,小於0.5釐米的結石,有望自我排出體外,可採取止痛、消炎、補充水分等措施進行保守治療。同時,力爭明確結石成分,以指導飲食。例如,患草酸鈣類結石的少喝茶、啤酒、咖啡,少吃菠菜、蘋果、草莓等;若為尿酸類結石的,則少吃肉、內臟、海鮮;為磷酸鹽類結石的.應少攝入咖啡、菠菜、南瓜子等。如結石直徑超過0.5釐米,可採用體外震波碎石。至於結石體積太大者,就只有借助於手術取石了。
切不可小視腎結石的危害,輕者會導致孩子排尿困難.引起劇烈腰痛,重者可誘發泌尿系統感染,甚至引起腎功能衰竭。因此,預防非常重要,尤其是夏季,飲食一定不能大意:
①蛋白質適量,肉類、牛奶、巧克力等要適當限制。特別是牛奶,雖說其中所含的色氨酸有助睡眠,但喝奶後的2—3小時,是牛奶中的鈣通過腎臟排泄的高峰期,如此時孩子處於睡眠狀態,在尿液濃縮的情況下,腎臟內的鈣會在短時間內驟然增加,從而增加患結石的風險。故在夏季,最好在白天或睡前3小時喝奶。
②合理補鈣。只要孩子飲食均衡,並有充足日曬,不必額外補鈣。
③限鹽。孩子每天的鹽分攝入量最好不要超過3克。
④鼓勵孩子多喝水,以白開水為主。少喝飲料,富含草酸的飲料更要敬而遠之。
⑤遠離色素食品。攝人的染料與合成色素,可能附著於腎臟等泌尿系統器官,進而形成結石。
⑥草酸、尿酸也是形成結石的「材料」,故富含這兩種成分的食物,如番茄、菠菜、芹菜、草莓、豆製品等,在夏季可適當減量。而黑木耳不僅營養豐富,且有化解結石的功效,可多進食。
⑦隨時提醒孩子不要憋尿。
⑧泌尿系統感染也是誘發結石的一個因素。因此,當孩子出現排尿異常,如尿液混濁、排尿次數增加、排尿時哭鬧等泌尿系統感染徵象時,應及時求醫,並在醫生指導下正規用藥,徹底治癒;少數孩子存在泌尿系統畸形,更應早診早治,以消除隱患。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