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許多家長從各種途徑瞭解到孩子經常地吮吸手指會有許多害處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原來孩子的習慣性吮吸手指是其內心緊張或壓抑的一種外部行為表現。孩子之所以吮吸手指是因為他們要把內心的緊張情緒釋放出來,吮吸手指為他們許多內心衝突和其它適應困難提供了情緒上的出路。
而我們對孩子由於心理緊張或壓抑或有壓力而產生的吮吸行為,只採取「堵」的方式——以懲罰手段強行迫使孩子改正這一行為,這不但沒有減輕孩子的內心緊張度,反而加重了孩子的心理緊張度,進而使孩子的吮吸行為或類似的其它心理行為問題發生的頻率更高
從另一種意義來說,即使這些方法真的能把孩子由於心理緊張而可能出現的種種心理問題行為都「堵住」了,但孩子也會因失去宣洩(減輕或緩解心理緊張)的機會或途徑,而使緊張能量在心中逐漸積累,他們可能將會產生更加可怕更加內隱的心理問題,這對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將會帶來更大的危害。
所以我們不主張單純地用強行的辦法來迫使孩子放棄吮吸手指的行為。
2.要瞭解並努力消除造成孩子內心緊張或壓抑的因素
引起2、3歲以後的孩子產生習慣性吮吸手指行為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其內心緊張或有壓力。那麼,可能造成孩子心理長期緊張或有壓力的因素有哪些呢?
據研究,造成孩子心理長期緊張或有壓力的因素主要有:家庭缺乏愉快的氣氛——父母不和,經常有意無意地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鬧;生活單調乏味——缺少感興趣的玩具,缺少玩伴;環境突然變化——剛去幼兒園或搬家或突然轉換主要撫養人或家中某位親人突然失去等;父母對孩子過於嚴厲和苛刻或期望過高;父母工作忙很少有時間與孩子娛樂、溝通交流,生活無樂趣等等。
因此,當孩子吮吸手指時,我們不妨先想想以下幾個問題:是否缺少感興趣的玩具?最近有沒有令他不安的事情?他在幼兒園是否碰到麻煩?他是不是與好朋友分開了?家中是否發生了大的變化?大人陪他的時間是否比以前減少了?大人之間是否有衝突?大人是不是對孩子的期望太高?……一一查證,然後努力消除這些「緊張源」,讓孩子輕鬆愉快地成長。
3.建議
(1)豐富孩子的生活。多和孩子做遊戲,多陪他玩,多和孩子聊天,多帶孩子到自然界走走。
(2)不要嚇唬小孩。不要對孩子說「你再吃手指,媽媽就不要你了」,由於思維能力的影響,孩子真的會相信某一天會被媽媽拋棄,因而憂心忡忡,……。
(3)給孩子創造一個溫馨,愉快的生活環境。父母應以積極情緒以及其表情去影響和帶動孩子,使他們擁有一顆愉快的心和一副愉快的表情,父母不要把工作、生活中的本該僅僅屬於父母的煩惱傳染給孩子。
只要我們努力,隨著孩子心理的日益輕鬆,相信孩子的吮吸手指行為習慣一定會逐漸地消失。
下面這個案例可能也會給你一定的啟發:
皮萊特長大以後成了家庭教育諮詢專家。一個十來歲的孩子有吮手指的毛病。孩子的父母當然不願看到自己的孩子這麼大還在吮手指頭,於是,那孩子就躲起來偷偷地吮。
皮萊特建議父母與孩子達成協議:每天放學後的20分鐘定為吮手指頭時間,孩子可以自由地在任何地方吮手指頭,但其它時間就不許了。最初幾天,放學一回家,這孩子就在客廳裡迫不及待地開始吮她的手指頭,當著眾家人的面,她使出吃奶的勁兒,弄得嘖嘖有聲。有一天她吮著吮著,看看父母,忽然臉一紅,噗哧一聲笑了,她父母也笑了。之後她對吮手指這事兒就沒了興趣。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