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女士都曾經節食減肥,但如果瘦得皮包骨仍覺得自己過肥,並堅持節食,隨時是患了厭食症。青少年是厭食症的發病高峯期,女性患者的數目是男性的10倍。
大眾普遍將厭食症的成因歸咎於「瘦就是美」的社會觀念,令女性盲目使用各種極端的方法減肥,其實厭食症成因複雜,除瘦身風氣外,也不能忽視心理、家庭及生理等因素的重要性。
患者甚少主動求醫
從個人心理因素分析,厭食症患者通常缺乏自信心,故希望自己的身形能達到社會普遍認同的「標準」,從而建立自信;亦有患者希望透過控制自己的體重,獲得操控生活的感覺。有些患者則錯誤地用控制體重來疏導情緒、逃避壓力。
有些患厭食症的少女害怕面對成長帶來的挑戰,節食令身體發育減慢,性徵和女性曲線消失,回復到兒童的身形,可在心理上逃避成長的壓力。
部份厭食症是受到家庭因素影響,不少患者的父母過份控制和保護孩子,令孩子失去自主,減肥令他們重拾自我操控感,同時也作為挑戰父母權威的工具。
認知行為治療可糾正患者對飲食、體態和自我形象的錯誤觀念,並幫助他們處理情緒及壓力,而家庭治療則可改善患者與家人的溝通及相處模式。但厭食症病人很少主動求醫,所以一旦發現身邊的親友有類似厭食症的表現,宜鼓勵他們盡快尋求專業協助。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