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濤21世紀經濟報道2008/06/16
目前,QDII產品在惡劣的國際市場上紛紛大幅跌破面值,民生銀行的「港基直通車」甚至因虧損50%而被迫清盤;新募集的QDII產品數額嚴重「瘦身」,難上10億元,與巔峰時期的動輒數百億規模今非昔比。
「進一步完善QDII制度,引導境內資金有序流出,不僅有利於我國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也可以分散境內投資者的風險,提升境內機構投資能力和整體的競爭力。」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局資本項目副司長孫魯軍在天津融洽會的中國外匯高層論壇上表示。
加速資金流出
「QDII的投資表現情況確實不盡如人意,不管是銀行的QDII,還是基金、證券公司的QDII,淨值都出現了縮水。」孫魯軍說。
在孫看來,原因有二。一是外因,即受次債危機的影響,國際資本市場動盪加劇,投資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二是內因,由於機構的境外投資經驗不足,對市場預期過高,投資過於激進;同時,QDII投資的範圍仍受相當大的限制,QDII產品同質化,部分內部風險管理和控制能力不足。
就外匯管理局而言,在實施資金「走出去」戰略的大背景下,將從促進資金流出的角度完善QDII制度。
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鄧先宏在天津融洽會上說,外匯管理局將進一步深化境外投資外匯管理改革,積極拓寬「走出去」企業的融資渠道。比如,加大對「走出去」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簡化相關程序等。同時,發展有效規避匯率風險的金融工具,支持由國家有關投資機構、金融機構發起設立「走出去」扶持基金,重點扶持國家鼓勵類企業「走出去」。
截至2007年末,共有50家QDII獲得額度,包含社保基金在內,累計匯出資金353億美元。
孫魯軍認為,監管部門應及時跟蹤QDII制度的實施情況,及時總結和完善有關的QDII的辦法。他此前建議,發行QDII的相關機構要重視產品設計能力的提高,增加產品的原創性,同時加強市場細分、逐步擴大投資市場的範圍。
同時,要完善和熟悉境外的資本市場和境外的資本市場工具。在與境外投資公司合作中,發揮自身在投資決策和主導作用,提升管理水平。
審核將更靈活
實際上,孫的這些建議已和相關管理層有過交流和討論。
中國證監會曾於5月中旬和外匯管理局召開QDII試點總結研討會,已獲得、已申報和擬申報QDII資格的所有基金公司、證券公司都有到場。
雖未形成實質性結論,但會上仍傳出QDII制度改革的方向,即實行更為靈活的審核制度,側重於「一些具體的、實用性的創新」。
實際上,最初發行的幾隻QDII產品規模均過於龐大,建倉完成極難根據市場風向的變化及時進行倉位的調節,比較僵化。
具有QDII資格基金公司的想法與孫魯軍建議的一致,即希望擁有更大的自主權,發行不同投資側重點的QDII基金。由於對境外市場不熟悉,QDII在初期多投資「中國主題」概念,這種扎堆不但會喪失其他投資機會,還使風險過於集中。
因此,QDII品種的創新,將是變革的一個主要方向。
孫魯軍在該研討會上說,外匯管理局與證監會緊密合作、充分協調與溝通,要根據市場的具體情況靈活掌握QDII額度。他還稱,將盡快對現行的QDII法規作進一步修改和完善,加強對證券經營機構及托管行的監管,加強對QDII的評估和考核。
此外,會議還對QDII產品設計、交易模式、投資顧問、托管業務、核算估值及投資者教育等事項提出了更加細緻的內容。
實際上,在會議前夕,證監會出台了《關於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在香港設立機構的規定》,允許基金公司根據自身業務發展需要,在香港設立機構,從事資產管理相關業務。香港機構可以採取分公司、辦事處、子公司等形式。
這一規定,被基金界人士廣泛解讀為管理層對於基金公司「海外事業」的政策面支持。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