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冒牌股神」李兆基:繼續買中國空美國

恒基地產(0012-HK)主席李兆基一年幾次捐贈香港的大學,每次都會同時捐贈香港股民,公開投資心得,並公布其「愛股」名單,加上近年他以「基礎投資者」身分持續大手認購新股,他的私人投資公司「兆基財經」的資產由500億元增至2000億元,故被媒體稱為「亞洲股神」。

李兆基在1月29日捐贈2000萬元予浸會大學,再次對記者侃侃而談近一小時,不過他這次是自拆招牌,自稱為「冒牌股神」,希望媒體及親戚朋友不要再追問他對股市的看法,希望散戶不要日日炒股,荒廢工作。

不過,他沒有封咀,繼續透過媒體與公眾分享他的投資心得,他調低了6個月恆指預期目標,由33,000點減至30,000點,但不肯再預言今年底恆指點數;他看好四隻「燒得著」的能源股,看淡但不沽售內房股;繼續看好中國,看淡美國;如果短期在股市忍手,他建議持有澳元避險。

開宗明義「五無」

李兆基:「兆基財經」只是我的私人投資公司,不是上市公司,無經紀牌,無代客買賣,無顧客服務部門,無佣金收入,無義務講股票。我講股票其實是多餘的,是不合身份的,有「撈過界」之嫌。我公司職員不多,分析資料有限,我每年只見記者數次,新料也變成舊料,我發覺的時候是新料,跟你們講的時候已成舊料。

股民應向設備完善,職員數萬人的財經公司取經。我是股民,不是股神,我也要支付佣金,向財經公司取經。巴菲特才是名牌股神,我是冒牌的,所以以後不要稱呼我做股神,我才能得到安定、寧靜,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我要這樣才得。(出自《大學》)

記者:為何不想用人們繼續稱你為「股神」,你的家人、你的公子也這樣稱呼你的呀!

李兆基:他們不知道我的心意。這段時期我接到很多親戚朋友來電,查詢對股市意見,不答又不好意思,答了又心掛掛,睡也睡得少了,所以以後都不要用此稱呼。

記者:你日後會封咀?

李兆基:我希望你們日後不再問我。我所講的股票,只講我自己的投資心得及運作過程,公諸同好,與大家分享,希望有錢大家一齊賺,但我不想股民日日炒股,荒廢工作,擾亂精神。

我曾經說過,好股票應該長期持有,我所投資的都是新上市的優質大盤股,例如中國人壽、中國神華、中煤能源、工商銀行、中國遠洋、碧桂園等,至今未有出售,市值由大約由150億元變為450億元。長期持有的好處,是不受大起大跌的沖擊,不會患得患失。

最近恒生指數跌至22,000點,是跌得過多了些,至今回升至恒生指數24,000點,我希望有力慢慢再升。第一季(1、2、3月)升至約27,000至3萬點;第二季(4、5、6月)是淡季,偏向不好,宜守不宜攻,希望市況保持牛皮而不是大跌。

首季升至3萬點

記者:你較早前不是預期恆指年底見33,000點嗎?為何現在看得較淡了?恆指跌至22,000點水平又是否可再入市?

李兆基:我在跌至22,000點買了一些股份,但不多,只是跟著組合調整。我仍然希望年底恆指見33,000點,若上半年恆指見30,000點,下半年的增長會隨著公司下半年表現一般較佳而增長,可以到33,000點,但我現在不敢預測六個月後,市場變化太快了。現在的估計比較以前是保守了些,因為負面消息太多,一個交易員(法興事件)都可以令市況轉壞;美國方面牽更多;次按問題造成全球金融界惶恐。

我仍是喜歡以前所說所選的11隻股份,其中以中國神華、中煤能源、中海油、中石油這四隻「燒得著」的最好;中國人壽和招商銀行是行業大龍頭,所以亦看好。

記者:如果只選一隻,哪隻最好?

李兆基:中國神華。

記者:港交所(0388-HK)呢?你之前曾經看好的。

李兆基:也喜歡,自己也有買入,但沒有以前那麼喜歡了,也不及上述提到的6隻股份。

記者:你之前看好內房股,現時已經改變?有沒有沽售?

李兆基:因為內地要控制通脹,而樓價上升會令糧食及副食品等連帶上升,故推出宏調壓著樓宇價格;我沒有沽售內房股,只是暫避風頭。

記者:你沒有減持碧桂園嗎?該公司正受到宏調針對。

李兆基:碧桂園增長最快;若是看好內房股,中國海外第一,碧桂園第二。

記者:你如何看內地樓市?

李兆基:發展商買了地後,很久才能推盤;本港發展商也不是很多新樓盤可以開售。宏調影響不大,因為只會宏調數個月,不會持續整年;過數個月後,對內地房地產又是另一番看法。

記者:現時在內地買地是不是較難?

李兆基:有時候是,銀行拒借錢,本地發展商就難以買地;我們(本港發展商)就沒有這個問題。

記者:溫家寶總理警告說,今年是中國經濟面對嚴峻考驗的一年,對內對外都有很多挑戰,你為何仍然建議買中國沽美國?

李兆基:投資股市要看時勢大局。我看好中國,它是新興市場之中最好的國家,股票合理升幅仍未完全反映。我看淡美國,因負面因素仍很多,經濟仍未跌盡。因此可以持有中國股票,沽空美國股票,可以「兩頭賺」。如此做法,好處有三:第一不用本金,第二,風險比單單持有個股低,第三是獲利機會更多更快。

美國國債重,經濟欠佳,美國聯儲局更因應需要減息,挽救經濟;內地則是因為經濟太強勁,故推出宏調以穩定經濟;中國經濟走勢跟美國相反,是最好的新興市場。

新股失寵倡持澳元

記者:有報道說你不再做新股的基礎投資者?

李兆基:目前新股上市定價過高,並不划算。挑選新股亦要看質素,較小型的新股就無謂認購。現時新股潮已過,即使那些公司來訪,我亦不想會見,因為時勢不同了,興趣不大。近日很多新股擱置上市,相信暫時不會有很多新股上市。

記者:有批評說基礎投資者可以優先獲配新股,對其他投資者不公平,你怎麼看?

李兆基:不是的;即使獲派股份,亦未必賺。新股找人作基礎投資者,只為更方便上市。我也不是每一隻新股都賺錢,有一些表現很差,例如認購了大昌行便賠本了。

記者:近期股市波動較大,你有甚麼投資建議?

李兆基:如果不想持有股票,在港股位高勢危之下,可採取分散投資辦法,持有澳元;現時一澳元兌0.88美元,明年今日可能一澳元兌0.94美元,約有7%利潤,再加澳元年息7%,每年即有14%利潤進帳,希望有財息兼收之好處。

記者:為何不建議持有人民幣?

李兆基:因為不能大量買入,(港人)在內地不能開戶,即使可持有亦有限額。

記者:如何看黃金走勢?

李兆基:我不懂;我一向沒有留意黃金,因為黃金是死物,沒有利息可生,亦不會大升。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好啊股神....買多d喇中國喇

最好放多過一半身家喇

哈哈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