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實力名氣兼備的香港歌手寥寥無幾

實力名氣兼備的香港歌手寥寥無幾

早陣子,香港中樂團向顧家輝致敬,以古典音樂編曲的手法,重新演繹顧家輝先生的名曲,就是一個流行歌曲藝術化的行動之一。不少成名歌手,如李克勤等,都愛以古典音樂的手法去編、管弦樂伴奏,來製作他們的歌曲,都得到很好的成績。說起來,以古典音樂的手法去編曲,也只是流行曲的一種。

流行歌曲藝術化,是指以古典音樂的手法,重新將流行曲賦以新的生命,可以說是一種將流行歌曲高檔化的商業行為,其目的是希望可以令到更多人留意這首流行曲的全新包裝。

在外國,高斯奧化(Crossover)早已玩了多個年代,不單有流行歌曲藝術化,也有藝術歌曲流行化。早在七、八十年代,Beatles(中譯披頭士,港譯披頭四)的流曲行,都被編為古典音樂,而在皇家演奏廳表演;同時間,也有Hang on classics,把古曲來個的士高版,而二者都能創出很好的音樂市場,可以說是成績理想的。

對流行歌手或從事流行曲的朋友來說,能和管弦樂團合作,是無尚的光榮,也因如此,他們都很樂意去和古典界的朋友來一個合作交流。當然,不是每一個歌手也可以。

能撐得起舞台的女歌手中,林憶蓮屬其中之一。首先,歌手要有一定的實力,同時,他一定要屬於“實力派”,嚴格來說,實力派歌手,也不是每一個都有機會與管弦樂團合作的;更重要的是,和管弦樂團合作的歌手,除了要有實力之外,還要有“名氣”。名氣,更可以比實力還重要。至於有名氣,但實力尚有一段矩離的朋友,要不要和管弦樂團合作,就要視乎大家的取捨了。畢竟,大家在看名氣之時,也要照顧購票入場的觀眾作個交待,不是唱了就算。

而普普通通的流行歌手和古典樂團合作,是會自取其辱的。試想,一個“走音”的少女偶像派歌手,在五、六十個甚至百多個高手伴奏下,一定會被嚇死的。一個普通歌手去和管弦樂團合作,結果一定是強差人意。

在香港,能撐起一整隊管弦樂團的歌手不多,以個人標準去評選“最撐得起的”五大男歌手,分別是張學友、陳奕迅、李克勤、張國榮、側田:而五大女歌手,是王菲、梅艷芳、徐小鳳、林憶蓮、葉麗儀。

五大男歌手中,可惜張國榮已移民天國,其位置,可以由呂方來代替。但呂方近年名氣滑落,雖有實力撐得起,但名氣卻撐不起。五大女歌手方面,梅艷芳亦不在人間,但要在芸芸女歌手中,選出一個能撐得起舞台的歌手作替代的,暫時沒有。

假如歌手與樂團,兩者都是旗鼓相當的,合作起來,就一定會擦出火花,讓所有觀眾看到一個好好的高斯奧化音樂會,滿意而歸。否則,口碑不好,害死大家。

亞洲時報21/1/08

TOP

如果文章係評時下既歌手,, boys 之中只認同李克仁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