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香港] 家計會精子銀行 轉交養和

家計會本月底關閉運作了廿六年、為不育夫婦提供人工受孕服務的「精子銀行」,並將此服務轉予養和醫院的體外受孕中心營辦。家計會執行總監范瑩孫說,該會以傳統方法處理精液及授精技術,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七,加上生殖科技發達,該會缺乏先進儀器及人才,基於成本效益下,決定關閉精子銀行。她強調,不育夫婦日後仍可用相若的費用使用養和醫院同類型人工受孕服務,不會因而「畀多咗錢」。
只餘下三男士捐精
范稱,該會提供的不育治療,只是將精子放入女性子宮頸內,成功率僅百分之七,每個周期進行三次此「入精」程序,費用約五千元。養和醫院接收服務後,市民可選擇其他成功率較高的人工受孕方法,如細胞漿內單精子注射等,但需按照院方收費。家計會現有廿四對夫婦準備接受人工授精,稍後將新安排通知他們。家計會現時只餘下三名捐精者的精液未採用,將聯絡三名捐精人士,詢問是否願意將精液轉交養和醫院使用。

人工授精收費五千
本港目前每六對夫婦有一對面對不育問題。家計會高級醫生羅善清說,有不育中心數字顯示,高達一成不育夫婦中男方精液中無精子,需靠他人之精子令妻子受孕。她說,遲婚問題嚴重,加上女性卵巢在三十歲後開始萎縮,影響懷孕成功率,建議夫婦應及早計劃生育。

養和醫院體外受孕中心總監梁家康指出,最快本月底接收精子銀行,中心將搬遷至養和的新大樓,增設多一個手術室及開設冷凍庫,預料處理個案由每年一千宗增至二千宗。該院人工授精收費與家計會的五千元相若,但試管嬰兒收費則為四萬多元(不連藥費)。

家計會的人工受孕服務結束後,公營機構只餘廣華醫院及兩間大學教學醫院提供服務,但輪候時間長。

港大婦產科學系副教授吳鴻裕說,瑪麗醫院輔助生育診所首次見醫生的輪候期由去年十月時的一年,延長至十四個月,正式進入治療更要再等十一個月。家計會曾邀請該院接收精子銀行,但因缺乏人手而婉拒。


家計會精子銀行 轉交養和圖片1
范瑩孫對於精子銀行即將關閉感到可惜。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