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小朋友的胃腸炎多半是由細菌或病毒引起,如沙門氐菌、志賀氏痢桿菌、曲狀桿菌、輪狀病毒。主要症狀為上吐下瀉,有時會先出現和感冒相似症狀,如發燒、食慾不振、鼻塞、焦躁不安,接著才出現嘔吐及拉肚子現象,一天從2-3次到20次不等,大便呈黃或綠色,水樣或糊狀,可能有少許粘液,或帶有一股腥臭味,夾著膿液或血絲狀況,如果是細菌性感染,還會有腹痛現象,大便稀並帶大量粘液,而且常有血絲血便的症狀。
對於這類小病人的照顧,最主要是要避免出現脫水的現象,嚴重時,必須先用口服點滴12-24小時,病患若出現嘔吐現象時,必須要少量多次服用口服點滴,等急性期過後,再開始餵奶進食,最好先以米湯、蘋果汁、稀牛奶來餵食,再慢慢加飯、土司、麵包、餅乾等。慢慢地恢復正常的飲食作息等。
如果寶寶出現脫水狀況,像是體重減輕、胃口差、小便減少、口乾舌躁、口渴、哭卻無淚水,皮膚比較沒有彈性,這時就一定要馬上看醫師,有時候還必須以打點滴來控制病情;另外,要是寶寶小於六個月,發燒高於38.5℃,連續嘔吐8小時,大便有血或大量粘液,腹痛超過二小時以上,持續呈現昏迷,愛睏或無精打采時,也要特別留意,最好早點帶去給醫師檢查。
總之,上吐下瀉不僅對大人都要小心注意,小朋友的上吐下瀉更是忽視不得,家長除了馬上補充水分外,飲食上更要特別小心,再配合醫師調養,恢復是很容易的。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