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棠稱食道原本像一條幼線並具有彈性,長期被撐闊後會失去蠕動功能。
忽然食不下嚥及暴瘦,小心是患上罕見食道疾病「賁門失弛緩症」的徵兆,患者的食道因經常被食物「谷大」撐闊,可導致彎曲變形,甚至喪失蠕動功能。有腸胃肝臟科醫生指,患者因食道長期發炎受損,患上食道癌的風險會增加,市民切勿掉以輕心。
香港港安醫院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李玉棠表示,食道與胃相接的部位為賁門,當由神經細胞控制的下食道括約肌放鬆時,賁門便會打開,讓食物及水份得以進入胃部;當括約肌收緊時,賁門便會關閉,防止胃酸湧上食道。
食道原本狀似一條幼線,但具有彈性,一旦患上賁門失弛緩症(Achalasia),食物會因未能即時下達胃部而將食道撐闊,長遠可致食道彎曲變形及無力,失去蠕動功能。
此病的成因不明,患者控制下食道括約肌放鬆的神經細胞,因退化無法運作,令下食道括約肌無法正常放鬆,經常保持在收緊狀態,令食物甚至水份難以通過。
病徵似一般胃病
他引用公立醫院一項10年研究結果,指本港的賁門失弛緩症發病率為每30萬人中有1人,發病年齡多數介乎25至60歲,男患者較多。常見病徵包括嘔吐、吞嚥困難、進食後胸口不適及胃酸反流,嚴重患者會嘔吐未消化的食物,有機會導致肺炎及體重下降。因食道有機會長期發炎,會增加患上食道癌風險。
賁門失弛緩症的病情進展緩慢,加上病徵與一般胃病相似,容易被誤診為胃酸反流,他表示約三分一患者確診時已屆中後期,部份人更病發超過10年,食道被撐闊至原來四至五倍,「食道一旦脹左就無法逆轉」。
治療方面,患者可選擇先接受創傷性較低的肉毒桿菌素治療,注射肉毒桿菌素可令肌肉癱瘓,不能收縮,但多次復發後須轉用其他療法。
「食管下段氣囊擴張術」則利用置入的氣囊擴張力,使食道下端肌肉層撕裂,阻止收縮,療效可維持超過一年,但會有食道穿孔及胃酸反流的風險。
或須切除全食道
患者也可考慮接受腹部微創切口或經口腔使用內視鏡,切開賁門的肌肉層,破壞括約肌阻止收縮,兩項切除手術都須全身麻醉。若食道已失去蠕動功能,患者或要接受全食道切除。
from:
http://hk.apple.nextmedia ... art_id=1603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