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溺愛,子女失「抗逆力」
向來受家人寵愛的16歲少年,疑不堪家人薄責而跳樓殞命,理工大學學生輔導網絡主任崔日雄對事件不作評論,但他坦言,部分父母溺愛子女,「唔捨得鬧」,令子女失去「抗逆力」,當他們長大後遇上困難,便因不懂面對或解決問題而受到極大挫敗。
他提醒家長,對子女「嚴厲提醒」是需要的,讓他們建立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如子女考得差,其實不用父母責罵或逼迫他們補習,子女也會自覺不足而在下次考試做好一點」。
青協督導主任鄧良順對昨日事件感到可惜,他認為,父母有望子成龍的心態是可以理解,但小部分家長可能過分緊張,當發現子女的成績稍有下滑便責備,甚至歸咎於子女的日常行為(如沉迷上網及去街等)。
鄧指出,成績退步原因有多種,除沉迷上網,更可能只是偶然失手或不適應有關課題等,父母應與子女平靜溝通,深入了解箇中原因。另一邊廂,子女亦應自我檢討,反思父母所提的「退步原因」是否真有其事,從而作出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