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敏感是病人在接觸藥物後(內服、外塗、注射)產生的不良反應,即是常見的過敏反應。這種反應通常是病人體內的免疫系統對某藥物產生的防禦或攻擊,但也有些藥物敏感是不涉及免疫系統。本港的數據資料顯示,100名住院病人中,約兩至三人是因藥物敏感而入院。一般而言,很多藥物如抗生素、某些消炎藥、某些含有硫磺成份和某類精神科藥物,不論其劑量多寡均有機會造成過敏反應,過敏反應更可在服藥後數小時至數天內出現。因藥物敏感出現的常見症狀,包括局部或全身皮膚長出紅疹、脫皮、水泡等,而皮膚以外的身體器官也會受影響,如發燒、淋巴肥大、骨肘痛等。有文獻指出,女性患有藥物敏感的風險比男性高,而年紀較大或有遺傳基因問題的人士,也較容易出現藥物敏感。此外,盤尼西林(Penicillins )是其中一種常見引致過敏的抗生素,病人一般會有蕁麻疹、皮膚發紅及脫皮等現象,若情況嚴重時,病人的皮膚黏膜會受到影響,甚至長出膿瘡等症狀。由於身體可能對不只一種藥物產生過敏反應,故市民不要胡亂購買及服食成藥是預防藥物敏感最有效的方法。另外,病人與醫生多溝通也可減低藥物過敏風險。
服抗生素病情加劇
曾有一名有藥物敏感病史的女患者因發燒求醫,發病時皮膚長出皮疹,但她並無向醫生提及有過敏反應,及後當服用抗生素時面部即時紅腫,令病情加劇。由此可見,病人每當有懷疑時,應立即找醫生診斷,並應自行記下藥物的名稱和所產生的過敏反應,好待下次求診時向醫生表明自己的狀況,避免再度使用時,引起更嚴重的過敏反應。撰文:皮膚科專科醫生陳珮瑤隔周三刊出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