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是香港10 大癌症之一,一直以來,很多患者都關心,究竟大腸癌在甚麼時候才適合用中醫中藥治療?其實從中醫角度,在某幾個階段屬於治療與調理黃金期,病人需要好好把握。
中醫對大腸癌病因的認識,強調其病因主要有內外兩方面的因素。香港註冊中醫學會副會長黃賢樟中醫師解釋,內因是素體虛弱、脾胃不足、機體抗腫瘤的能力低下,而飲食不節、情志不暢、感受外邪,起居不慎是外因,二者要同時存在才會導致大腸癌的發生。「這可以說明,就算居住生活工作於同一環境,飲食作息習慣亦一樣,但為甚麼有些人會發病,而有些人並不會發病呢?主要是由於無病的人,機體內正氣充足,臟腑功能正常,抗腫瘤能力強,因而不會發病。」
若然大腸癌的徵狀已發生,作為病人既憂慮又焦急。黃醫師認為,適時介入治療,對每個階段的病人都重要。「當發現大便扁平、細長、有血,或排便的習慣改變,就應該接受臨床檢查,在等候結果期間,雖然未能確診,亦可先服中藥調理身體,做預防治療。」至於在病情確認之後,西醫的化療方案實施之前,以及正式實施手術、化療、電療之前,都可以用中藥預先治療,以免出現治療的空白期,使癌細胞有機可乘。
一些屬於晚期病情的病人,如腫瘤有轉移、身體十分虛弱等不適宜採用手術或化療、電療者,可主要服用中藥治療,並配合其他中醫非藥物療法,如氣功、針灸、推拿等。另外,手術前想增強體質,手術後、化療、電療期間,可考慮選用中藥治療,以便控制病情,減低手術、化療、電療的副作用。接受中西治療,腫瘤消失之後5 年內,都是腫瘤會否復發、轉移的關鍵期,該段期間一般已停用西醫的化療與電療,則可考慮用中藥為主,以防復發;到了第5 至10 年內,不妨綜合運用中藥、食療、有氧運動、氣功等各種癌症康複方法。「由此可見,在不同階段積極把握接受治療的機會,都有助對抗大腸癌,減輕病情,預防復發。」
黃醫師指出,中醫治療主要是使用多味藥的複方治療,即根據每位患者的病情,通過運用中醫理論進行分析,然後使用多種中藥,其中包括針對患者當時的體質、不適的症狀所形成的中醫證型藥物,以及直接抑制腫瘤細胞生長與提升身體抗腫瘤能力的藥物,共同組成一條複方去進行治療。「對患者每次求診,都是度身定造最適合其當時病情的治療方藥,不同的患者,或同一患者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證型。大腸癌常見的證型包括:濕熱內蘊型、瘀毒結阻型、脾腎陽虛型、氣血兩虛型、肝腎陰虛型等。」
他舉例,在放療、化療過程中,可出現胃腸不適、納呆、噁心嘔吐、身倦乏力、脫髮、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及心肝腎毒性、神經毒性等,如配合使用中藥治療,可消除或減輕以上由放化療所造成的毒副作用。同時根據病人所屬的證型,分別給予清熱袪濕、健脾和胃、補益氣血、滋補肝腎等的方藥。
除了中藥治療,中醫會為大腸癌患者進行針灸治療,多用於手術後、放化療期間或其後所產生的各種問題,例如,取穴足三里、關元、天樞、內關等針刺,每日一次,適用於大腸癌術後腸麻痺的患者。亦可用艾灸療法,取穴大椎、膈俞、脾俞、胃俞、腎俞,施以隔薑灸,適用於大腸癌化療、放療期間出現白細胞減少的患者。
正視日常飲食,大腸癌患者必須謹記。例如腸梗阻、大便出血者,應暫時禁食,或食用流質食物;當癌腫向腸腔凸起,腸腔變窄時,要控制膳食纖維的攝入,以免出現腸梗阻,並應吃易消化、細軟的半流食品,如小米粥、大米湯、大米粥、蛋羹、豆腐等。一般而言,大腸癌患者宜多進食富含營養及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黃醫師還提醒,要循序漸進進行合理的身體鍛練,最好選擇一些溫和、放鬆式的有氧鍛練,如太極拳、八段錦、慢跑、散步等。「總之,正確治療方法是取得療效的關鍵,合理膳食是治療的重要因素,適當休息與運動是康復的手段。只要及時積極合理的治療,治癒的機會就會提高,最起碼是可以延續生命和提高生存質量。」
【食療介紹】
薏米馬齒莧粥
材料:馬齒莧50 克;魚腥草30 克;赤小豆、薏苡仁及薏米各40 克。
煮法:先用適量水煲馬齒莧和魚腥草半小時,去渣取汁,再放入赤小豆、薏苡仁、大米及適量水後煮粥,少許食鹽調味即可食用。
適應症:體質不太虛弱的病人
無花果杞子煲雞
材料:無花果20 克;杞子、山藥、龍眼肉、黃精各15 克;大棗5 枚;去皮去脂肪的雞肉適量。
煮法:將所有食材加水煲湯,湯成後加鹽調味即可。
適應症:體質虛弱者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