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腸癌的相關資料

衞生署大腸癌篩查計劃,擴展至50至75歲,8月6日接受61至75歲市民申請

腸癌篩查計劃今日(八月六日)正式開始,分階段為50至75歲沒有大腸癌徵狀的香港居民提供政府資助接受篩查,預防大腸癌。 計劃由衞生署推行,將分為三個階段進行。首批參加者是年齡介乎61至75歲,即出生於一九四二至一九五七年的人士,他們由今日開始可加入計劃 ...

鍾景輝手術後休養辭演舞台劇微創治腸癌

79歲的戲劇大師鍾景輝(King Sir),由07年開始參演香港中英劇團舞台劇《相約星期二》,飾演患絕症的慕理教授,原定下月第21度公演,但他突然辭演要易角。據悉King Sir於兩個多月前證實罹患第一期大腸癌,猶幸發現得早,他昨日報平安謂已回家休養,其愛徒陳國邦說:「 ...

第二位殺手大腸癌成因

腸癌是本港最常見癌症。資料圖片 大腸癌是本港最常見癌症,亦是十大癌症殺手第二位。每年約有4,769宗新症,近2,000人死亡。 西醫之言: 大腸癌主要因腸瘜肉(腺瘤)演變成癌腫瘤,醫學界已知某些細胞類型的腸瘜肉有較高機會發展為癌腫瘤。若能於這些高危腸 ...

腸癌親屬有高危瘜肉患病風險高6倍

腸癌高踞本港癌症殺手第二位。中大於2010至2014年間進行全球首項前瞻性研究,發現大腸中長有高危瘜肉(又稱「癌前腺瘤」)人士,他們的直系兄弟姊妹患高危瘜肉的風險較平常人高6倍,長有其他類型瘜肉則高3倍。團隊建議,只要家族中有一人長高危瘜肉,其直系兄 ...

切除+化療大腸癌肝轉移存活率五成

腸癌是本港第一位癌症,一半個案會擴散至淋巴及肝臟等。以往大腸癌肝轉移被視為絕症,但現時三分之一個案可同步切除肝腸腫瘤,再結合化療,5年存活率達45%至50%,三成病人能完全治癒。及早發現患癌可增加治癒機率,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支持政府推出大腸癌 ...

中西醫預防大腸癌

預防大腸癌可先從飲食入手,例如多進食抗氧化食物,包括深綠色蔬菜如菠菜及莧菜等、橙色水果如橙及哈密瓜等,以減少游離基破壞細胞組織。煮食方面可選擇含有較高不飽和脂肪成份的食油,如橄欖油、芥花籽及粟米油等植物油都較為理想。每天3份蔬菜2份水果或3 ...

政府資助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68歲至70歲先參加

政府今年9月推行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資助61至70歲市民接受大便隱血測試及大腸鏡檢查,市民先向基層醫生求診及做隱血測試,兩次診症每次獲資助280元;大腸鏡檢查市民最多支付1,000元,政府資助專科醫生最多8,500元。首階段接受68至70歲市民參加,未落實其他年齡 ...

久坐人士患結腸癌風險較高

打工仔經常在辦公桌前工作,但原來久坐隨時有損健康。澳洲有研究顯示,對照900名結腸癌患者及1,000名健康人士數據後,發現從事需「久坐」行業最少10年的受驗者,罹患結腸癌的風險較需要走動者高兩倍;且久坐者最接近坐墊的身體部分,亦普遍較易患癌。 研究又發 ...

每週一塊70克牛扒,患大腸癌機會增四成

眾所周知,經常進食紅肉,會增加患癌的機會,英國再有研究證明,每週進食一塊重70克標準重量的牛扒,已可令大腸癌機會增加逾四成。負責研究的專家建議,必須要對自己的飲食習慣作出調整,如多吃一些含豐富植物性蛋白質的食物,以取代紅肉。 牛津大學一個名為「擊退 ...

注意飲食,減大腸癌風險

腸癌是本港常見癌症之一,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惟早期並無明顯徵狀。為提醒市民注意飲食健康,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明日舉行健康講座「活力『腸』青秀茂坪」,由營養師主講防癌飲食講座,讓市民瞭解大腸癌與生活習慣相關的風險,做足防癌準備。 多肉少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