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患上濕疹導致全身痕癢,又經常「扭計」和「瞓得差」,令父母十分困擾。中醫師表示,中醫學認為小兒濕疹與孕婦飲食不節制引發的胎毒有關,可導致嬰兒體質變得脾虛濕困,是濕疹元兇。祛濕食療與淮山糊有助健脾祛濕,有助預防濕疹病情加劇。
記者:梁麗兒
仁濟醫院─浸會大學中醫教研中心(仁濟)註冊中醫師余衛華表示,小兒濕疹多發於出生首半年的嬰兒,成因主要與胎毒有關。母親懷孕期間飲食不節制,吃太多肥膩、煎炸食物,包括攝取太多動物蛋白質如牛、羊等肉類;熱氣食物如龍眼、荔枝等。吃太多「生冷嘢」如日常嗜凍飲、少運動,都會令身體變濕重和熱氣,引致胎毒,傳給胎兒,導致出生後體質容易脾虛濕困,即脾胃虛弱、容易消化不良如出現溏便,或熱氣及出濕疹。嬰幼兒的飲食習慣差,如吃太多熱氣的奶粉、老火湯或菠蘿等,都會形成濕重、熱氣問題,或受風邪入侵如出街「吹風」等,均會增加濕疹發作的機率。
余指,在內地行醫時,曾有年幼至僅出生三個月大的女嬰,因小兒濕疹求醫。女嬰病發時幾乎整個下身都長出紅疹,部份更有滲水症狀。女嬰因未能以言語表達,發作時經常哭泣,晚上睡覺容易醒。家人原本用嬰兒油作護理,其後發現病情無好轉,遂帶往求醫。女嬰浸敷中藥兩至三日後,病情有明顯改善。
淮山糊代米糊作正餐
不少家長對嬰兒用藥存憂慮,怕有副作用。余表示,中醫治療小兒濕疹主要用外治,例如用中藥方浸泡濕疹下肢,或濕敷出疹的面部。其次才用內治,為濕重嬰兒疏風清熱利濕,而所用中藥性質大多平和,例如菊花、金銀花等,對嬰兒十分安全,家長毋須過度擔心,但不宜自行執藥,建議求診中醫師。
患上小兒濕疹的嬰兒,平日可服用祛濕茶,可健脾祛濕,有助防止濕疹惡化。余指食材方面,淮山有健脾祛濕、補肺、補脾腎作用,適合脾虛濕困人士進食,建議可炮製淮山糊,取代嬰兒的米糊作正餐。做法十分簡單,可用五十至一百克淮山,打磨成粉,加入溫水攪拌,直至呈糊狀,然後隔水蒸十五分鐘即可食用。另外,因濕重引致濕疹的嬰兒,間中可飲用菊花茶,吃冬瓜粥、荷葉粥等,同樣有清熱、祛濕功效。
香港位處華南地區,天氣潮濕,加上港人普遍少運動,愛吃凍食、凍飲,也會加劇濕重問題,有濕重症狀人士包括有白色及厚厚的脷苔、濕疹及溏便,都可飲用祛濕茶、吃淮山祛濕,如蒸新鮮的淮山食用,或用淮山煲湯飲用。
from:
http://hk.apple.nextmedia ... 150222/19050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