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自出生注射卡介苗及乙型肝炎疫苗開始,直到小學畢業,需多次注射各種預防傳染病的疫苗,不少新手家長對小朋友打針有很多疑問,如流鼻水可否如期打針?可否同日注射兩種疫苗?錯過原定注射日子應如何補打?中文大學兒科學系教授韓錦倫指,兒童有流鼻水、輕微咳嗽等病徵,其間打針應不會影響疫苗效用或增加併發症風險,家長若十分擔心,可於小朋友痊癒後才安排打針。
醫學界暫無研究證實在生病期間注射預防疫苗,會降低效用,也不會增加併發症風險,故這段時間注射疫苗仍然安全。流鼻水可以是患上傷風感冒的症狀,也可能是由鼻敏感、氣管敏感引致,家長可先諮詢醫生意見。若小朋友有發燒,醫生通常會建議暫停打預防針,以免家長過度擔心。衛生署建議一般情況下,如兒童只是流鼻水或有其他不適症狀,但若能如常進食、玩耍、休息和大便習慣等均正常,其實可如常接種疫苗。若家長太擔憂,可暫緩幾日時間,以便有足夠時間觀察子女情況,才決定是否打針。
根據政府的「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初生嬰兒至小六學童,須注射不同種類的疫苗及其加強劑,以預防11種傳染病,包括結核病、乙型肝炎、百日咳、破傷風、水痘及肺炎球菌等。家長需帶子女到母嬰健康院注射疫苗,小學生則由衛生署派員到校提供注射。其他疫苗如流感、乙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則要到私家診所注射。
中文大學兒科學系教授韓錦倫表示,一些不包括在接種計劃內的疫苗,家長也可考慮讓子女注射,例如輪狀病毒是導致幼兒腹瀉入院的最常見病毒,幾乎所有的幼兒亦曾中招。輪狀病毒主要經口糞傳播,如進食受污染的食物,或接觸受污染的物件表面而染病,其中波波池為高危染病地方,幼兒注射相關疫苗,可減少入院的風險。
兒童可於一天內注射兩種預防疫苗,但要避免在同一位置注射,例如分別在左右手臂注射。韓錦倫指出,同一日注射兩種疫苗,可以同時刺激免疫系統,不會影響疫苗效力,也不會對健康有不良影響。但若是接連兩日也打針,則有可能令兩種疫苗產生相互影響,減弱效力,故建議若非同日注射兩針,最好分隔一個月才注射。家長若不慎錯過子女的注射時間表,最好應補打,以達到疫苗的保護效用,即使過了一個月仍然可以補打針。但若錯過打針的時間達一至兩年,最好先諮詢醫生意見。
注射疫苗後出現輕微發燒、針口紅腫痛等炎症現象十分正常。疫苗進入身體後,刺激免疫系統製造抗體,以發揮保護作用。過程中系統會分泌免疫因子造成發燒反應。臨床上少於一成兒童會在注射後出現相關反應。曾出現發燒者,或反映其免疫系統的反應比較強烈,但沒有發燒也不代表免疫系統「唔夠強」。與疫苗有關的低燒,多見於注射後6至12小時內出現,最多持續1至2日,若子女仍有精神,未必需要服食退燒藥,多飲水及休息已足夠。
針口位置出現輕微紅腫或疼痛也屬炎症現象,家長不妨使用凍毛巾替子女冷敷針口位置,以減輕痛楚。另外,幼兒未能用言語表達痛楚,故注射後較容易表現煩躁,如發脾氣或「無心機」玩耍也是正常。但若子女打針後出現抽筋與嚴重過敏反應,需立即求診。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