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發作(就是心肌梗塞)是心肌局部缺血導致心肌壞死所引發的疾病。
有心臟內規律的電傳導訊號,才能產生規律的心跳(心搏)。
心肌壞死通常會造成胸痛及心肌組織電傳導不穩定,導致心跳過速及紊亂(心室纖維顫動)。
當心臟發生心室纖維性顫動時只能顫抖,無法將含氧的血液傳送到腦部。
除非能迅速補充含氧的血液,否則便會造成腦細胞永就性的傷害甚至死亡。
為什麼會心臟病發作?
心臟病發作通常是因為冠狀動脈內所形成的凝血塊完全阻塞血流所引起的。當冠狀動脈疾病惡化時,有脂肪堆積的血管會受到損害,並導致受損的血管內壁形成凝血塊。
冠狀動脈是供應血液(及所需的養份)到心肌的動脈。
胸痛和壓迫感是心臟病發作普遍的症狀,不過這兩種症狀其他疾病也可能發生。
與心臟有關的胸痛通常是無來由的疼痛或鈍痛,患者可能會形容成有壓迫感、帶狀窘迫感、擠壓感、沉重感或其他不適。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