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歲的老張患有慢性中耳炎,平時還好,每次上火、感冒時流些膿水,聽力倒沒受影響,所以老張就沒太在意,也沒想著把這病徹底治好。
但最近老張開始出現頭疼、聽力減退現象,經過醫生檢查,已經出現了中耳炎併發症——腦膜炎,這可把老張嚇壞了。
中耳炎是導致聽力損傷和耳聾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幾年由中耳炎引起的耳鳴、耳聾呈現上升趨勢,像老張這種情況,不及時治療很可能發展成耳聾。保護耳朵,首先要防治中耳炎。
認清中耳炎
中耳炎分為非化膿性和化膿性兩大類,兩者又分急慢性。
急性非化膿性中耳炎就是分泌性中耳炎,多是耳咽管發生急性堵塞,其通氣和排泄功能發生障礙引起的,主要症狀為:耳內發悶、有堵塞感,出現耳鳴和聽力下降,說話甕聲甕氣。
慢性非化膿性中耳炎就是不化膿,耳朵有些悶,聽力下降,是由耳咽管經常不通暢或堵塞,造成鼓室分泌物出不去,黏膜變得肥厚,時間長了很容易發展成耳聾。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是由於化膿性致病菌侵入鼓室,引起鼓室黏膜急性化膿性炎症,其症狀為耳痛流膿,聽力減退,頭暈、發熱等。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俗稱「臭耳底子」,不僅損害聽力,還容易出現嚴重的併發症。
併發症咄咄逼人
耳朵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其中中耳的構造比較複雜,其耳腔容積不過2毫米,裡面有聽骨鏈和面神經,由於中耳炎的長期侵蝕,會產生嚴重的併發症。中耳的頂壁是很薄的骨板,與大腦相連,容易引起腦膜炎;其底壁也是一層骨壁,和頸內靜脈緊密相連,細菌的侵入就會引起頸內靜脈血管發炎;其前壁是耳和鼻、咽的唯一通道,慢性鼻炎和咽炎的誘因也多出於此。
此外,中耳炎還可引起眩暈、面神經炎、水腫,以致出現口歪眼斜、面部麻痺等。
手術治療並不能一了百了
早期的中耳炎,常被患者忽視而失去最佳治療時間。趙開田提醒,若出現聽力減退、耳聾、耳鳴、耳塞等症狀,首先要明確是不是中耳炎所致,以免沒有對症用藥而延誤時間。一旦遷延成為慢性中耳炎,在日常生活中就會增添不少的麻煩。洗頭、洗澡時一不小心耳朵進了水,就會出現流膿,甚至散發臭味讓人無法靠近,久而久之聽力喪失……
目前,絕大部分慢性中耳炎可以通過手術治療,達到提高聽力的目的。但是,不少患者手術後出現了反覆發作的現象,症狀也較手術前更為嚴重,專家稱,這是因為手術雖然去掉了病灶,但耳內局部免疫調節能力並沒有提高,再次感冒、上火後又造成復發。因此,治療一定要持之以恆,堅持用藥鞏固,杜絕復發。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