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病因,腎結石可以分為兩大類:原發性結石和繼發性結石。
原發性結石的原因不明,所以稱為「原發性」,約佔腎結石總數的50%-60%;此類患者常常有地區性的集聚傾向,可能與地理環境、飲食習慣有關,如熱帶、山區、沙漠、乾旱地帶,或水質中含鈣較高,維生素A不足,容易使泌尿系統的上皮細胞脫落形成結石的核心,尿中鎂離子和檸檬酸缺乏容易使鈣質沉澱,形成結石。譬如在我國南方,泌尿外科病人中以腎結石最為常見,但是在北方,腎結石只佔泌尿系統疾病總數的10%-15%,據報導我國甘肅地區從未吃奶粉的嬰兒中,腎結石的發生率高達5。6%。另外,個人體質和遺傳因素也是誘發嬰幼兒腎結石的重要原因。
繼發性結石的原因比較明確,如泌尿系統畸形造成梗阻,使尿液濃縮,結晶沉澱,導致結石;泌尿系統感染造成細胞脫落,增加「核心」的數量,而且感染有利於磷酸鹽沉澱,形成結石;缺鈣可以促使甲狀旁腺素分泌增加,促進破骨,使鈣從骨質中釋放出來,同時使腎臟對鈣的重吸收增加,而抑制對磷的重吸收,結果使血鈣直線上升,過多的鈣只能從尿中排出,此時因尿磷也增多,極容易造成結石(據調查此類患者中60%合併腎結石),這是引起小兒腎結石最常見的原因之一;早產兒由於成熟度差,有結石的可能性比足月兒高4。5倍。其他如維生素D攝入過多,也容易形成結石。尿酸、胱氨酸、黃嘌呤代謝障礙等引起的病例都屬少見。
一般來說,只要結石的直徑小於0。4釐米,90%都能自行排出,關鍵是要多喝水和鹼化尿液。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