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病人聽到醫生要處方類固醇藥都會擔心,害怕類固醇會引致白內障、青光眼、高血壓、高血糖、抑鬱暴燥、骨質疏鬆等諸多副作用。其實人體原本就有著類固醇般的荷爾蒙,主要控制新陳代謝、電解質平衡,並會影響免疫系統。類固醇藥的作用就是透過調節身體類固醇水平,以達致消炎及抑制免疫系統的功效。
類固醇藥用法不同,效果也不盡相同。口服藥常用於身體的炎症如類風濕關節炎;氣管吸入劑及鼻吸入劑常用於哮喘及鼻敏感;外用藥膏可用於濕疹;注射性類固醇則可舒緩關節炎。要有效使用類固醇藥並減低它的副作用,首先用藥前要諮詢醫生,平衡用藥的成效與風險。若決定使用,應定時覆診及跟指示用藥。醫生會盡量處方局部或較低劑量的類固醇,並避免長期使用。當需要長期用類固醇時,應保持健康生活模式如注意飲食和運動。此外,長期使用的類固醇藥不可立時停服,而要慢慢減藥。
類固醇是毒是藥?實有賴病人與醫生合作,平衡用藥利益和風險,正確用藥,類固醇藥就可用得其法。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