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冬春傳染病猩紅熱
2歲多的小力力說自己嗓子和肚子疼。媽媽認為小力力患了感冒,給他服用了一些治療小兒感冒的藥,當晚小力力還是發起了高燒,體溫一下子上升到39℃,臉燒得紅通通的,手腳卻有些發涼,還嘔吐了起來。去醫院做血常規化驗,結果表明,小力力的身體內有急性細菌性感染,醫生立刻做了處理。可是第二天,小力力身上又出現了很多密密麻麻、雞皮疙瘩大小的紅色皮疹,這回醫生確診為「猩紅熱」,並且提醒媽媽,一定要注意觀察孩子在患病期間以及恢復後有無其他異常,一旦出現不正常的表現,就要及時就醫。這使媽媽感到有些奇怪,病都好了還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猩紅熱是一種什麼疾病?
猩紅熱是由一種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傳染病,中醫稱它為「爛喉痧」,主要發生在冬春季節。任何年齡均可患病,但6個月以下的嬰兒由母體帶來的抗體還未消失,因此很少被感染。1歲以後,血液中母體帶來的抗體基本消失了,患猩紅熱的幾率逐漸增大,因此2-8歲的嬰兒最容易被感染。
猩紅熱的傳染性非常強,通常在發病前24小時至疾病高峰期,傳染性最強。患猩紅熱的嬰兒如果與正常人接觸,就會通過飛沫直接傳染他人。然而,最重要的傳染源是被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的非猩紅熱患者,如急性扁桃體炎、咽炎或其他呼吸道有鏈球菌感染但未發病的帶菌者等。因此,在幼兒園常常可見到這樣的現象,即有的嬰兒患了上感後,很快就患上了猩紅熱,或是家裡爸爸、媽媽患了扁桃體炎、咽炎等疾病,使嬰兒感染上猩紅熱。
不過,嬰兒患猩紅熱後,通常可獲得終身免疫,僅有極少數的嬰兒由於感染細菌類型的不同而發生第二次猩紅熱。
患猩紅熱嬰兒的難受經
較為典型的猩紅熱表現為,嬰兒被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後,病菌隱藏在他們的鼻咽部繁殖,一般經過1-7天的潛伏期開始發病。通常,猩紅熱起病很急,患病的嬰兒表現出怕冷、發燒,輕者發燒38℃-39℃,重者可達到39℃-40℃,同時,可能伴有噁心和嘔吐、頭痛,扁桃體出現紅腫或有化膿性滲出物,嗓子非常疼痛,尤其是在吞嚥時。大多患病的嬰兒,發病12小時後,皮膚上出現皮疹,偶爾也有少數嬰兒在2天後才出現。皮疹最早出現的部位是頸部及上胸部,一天就可遍佈全身;皮疹的特點是呈針尖大小的猩紅色小點兒,非常密集,高出皮膚表面,摸上去有雞皮樣粗糙感;皮疹之間無正常皮膚,呈現一片紅暈,用手觸壓皮疹,可使紅色退去,暫時顯現出白色,可保持10秒左右,俗稱「掌印」,但10餘秒後又恢復原有的樣子;在皮膚的皺褶處,如腋下、腕部、肘部、及腹股溝等,密集的皮疹形成線狀,皮膚皺褶處色素加深;臉部變得潮紅,一般不見點狀紅疹,而口鼻周圍卻呈蒼白,形成「環口蒼白圈」,與額部和面頰的猩紅色形成鮮明對比;出疹後3-4天,患病嬰兒的舌苔剝脫,舌乳頭明顯充血,呈深紅色腫脹,狀如楊梅,被稱為「楊梅舌」,這也是猩紅熱的一個重要特徵。同時,血液常規化驗可看出,血液中的白細胞明顯增多,尤其是中性粒細胞可達80%以上。
發病後一週左右,皮疹按出疹順序先後消退,一般在2-4天退盡,病情嚴重的嬰兒則一週左右才能退盡。患病後第一個周的週末至第二周的初始,皮膚開始出現片狀脫屑,通常顏面和頸部脫屑為糠屑狀,軀幹處脫屑為鱗片狀,手掌和腳底脫屑則呈現手套或襪套狀。有時,在急性發病的時候並未見到皮疹,而在恢復期卻見到皮膚出現脫屑、脫皮的現象,可成為患過猩紅熱皮疹的一個佐證。猩紅熱皮疹消退後,不會在皮膚上留下任何疤痕和色素沉著,大多數患病嬰兒隨著皮疹消退,體溫逐漸恢復正常。
猩紅熱傳染對策
猩紅熱傳染對策一
猩紅熱的傳染性極強,但目前尚還沒有疫苗預防,因此應注意切斷傳染源。猩紅熱是經由空氣飛沫傳播的,一定要經常保持居室內空氣新鮮,少帶嬰兒去公共場所,多去空氣清新的花園玩耍或散步。
幼兒園發生流行時,可每天採用鹽水漱口,對患病的嬰兒應馬上進行隔離治療,一般治療7天後方可解除隔離,以免傳染給別的嬰兒。無論是幼兒還是大人,只要與猩紅熱患者有過密切接觸,都應在醫生的指導下趕快服藥預防,如服用複方新諾明片,注射青黴素等,尤其是曾經患過腎炎或風濕熱的嬰兒。
猩紅熱傳染
對策二
患病的嬰兒一定要臥床休息,多喝白開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飲食,如冬瓜湯,取新鮮冬瓜500克和少許鹽,把冬瓜切成絲,放入鍋內加水慢火煨湯,湯好後加一點點鹽,適合小便短赤、口渴的嬰兒;取適量白蘿蔔,洗淨後切成絲。猩紅熱傳染把切成絲的白蘿蔔酌情加蔥油、白糖、鹽拌勻,適合發燒後食慾不佳的嬰兒;楊梅舌明顯的嬰兒,可服用參麥綠豆粥,方法為取沙參15克,麥門冬10克,綠豆500克,粳米50-100克,然後將沙參和麥門冬用水煎,取汁500毫升,與綠豆、粳米一起按常用的方法煨粥。
對策三
嬰兒患了猩紅熱,必須及早使用抗菌素治療,早期注射足夠的青黴素,可以縮短病程,加快病癒。目前,由於青黴素的廣泛使用,患病後症狀較輕的嬰兒已明顯增多,一般在注射青黴素1-2天後,皮疹即可消退,體溫也逐漸下降。但不可隨意停藥,需要聽從醫生的囑咐繼續用藥1周,直到症狀完全消失、咽部紅腫消退才可停藥,切不可當成普通的感冒。否則,體內的溶血性鏈球菌並未完全消滅掉,會引起很多嚴重的併發症。
特別提醒:
溶血性鏈球菌可產生紅疹毒素,它可作為一種變態反應原刺激身體產生抗體,發生變態反應。這類變態反應發生的時間大多在患猩紅熱的2-3周,此時正是鏈球菌感染後體內產生抗體的時間。因此,媽媽切不可把猩紅熱當作一般的感冒來對待,它可能會引起多種嚴重併發症。常見的突出併發症是風濕性心肌炎、風濕性關節炎、急性腎炎等。風濕性心肌炎多發生在出疹後期,如果嬰兒出現發燒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