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以外部位時,我們稱之為子宮內膜異位症。異位內膜最常見的種植部位是盆腔臟器和腹膜,其中以卵巢最常見,其次為宮骶韌帶、直腸子宮陷凹和子宮後壁下段等。該病多見於生育年齡婦女,以25—45歲多見,發病率約為3%—10%。其發病原因與經血倒流或分娩損傷等有關。
子宮內膜異位症婦女常有下腹痛、痛經、性交不適、不孕和月經異常等症狀。在正常人群中,不孕症的發生率為10%—20%,而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不孕率高達40%。引起不孕的原因很複雜,如盆腔環境的改變影響精子和卵子的結合等,重度者由於盆腔、輸卵管、卵巢的黏連可以影響受精卵或胚胎的輸送。此外還有免疫學、內分泌學等的原因。
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一旦懷孕,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該病引起的痛經等症狀。這主要是因為,孕期女性體內孕激素分泌增多,可使異位子宮內膜組織萎縮、脫落,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痛經,減少經量。直到分娩後症狀可緩解,甚至完全消失。
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且希望生育的患者,應儘早作不孕有關的各項檢查,如輸卵管通暢試驗或子宮輸卵管造影,特別是在腹腔鏡下行輸卵管美藍液通液試驗,必要時解除輸卵管黏連扭曲,幫助患者儘早受孕。
有先天性生殖道畸形如陰道橫隔、無孔處女膜或後天性宮頸管粘連等所引起的經血瀦留,均應及時接受手術治療,以免經血逆流入腹腔。婦女在經期儘量不要同房,且經期一般不做盆腔檢查,若有必要,應避免重力擠壓子宮。同房時做好避孕工作,儘量少做人流手術。
保持愉悅的心情,經常進行身體鍛鍊,提高自身免疫力,心胸豁達,讓每一位女性都能夠健康生活、遠離疾病的困擾。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