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宮頸炎是婦科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可能發生於急性子宮頸炎之後,或由於各種原因所致的宮頸裂傷造成宮口變形,經常極易受到外界細菌的感染。
因慢性宮頸炎的症狀常為其他婦科病所掩蔽,故多在例行婦科檢查時始發現。通過窺器視診可見宮頸有亮紅色細顆粒糜爛區及頸管分泌膿性粘液樣白帶,即可得出診斷,有的則宮頸局部充血、肥大。
在排除惡性病變及控制特殊性或非特殊性感染後,以局部治療為主,使糜爛面柱狀上皮壞死、脫落後,為新生的鱗狀上皮覆蓋。
1)藥物治療--慢性子宮頸炎的藥物治療方法繁多,常用有以下幾種:
1.局部陰道灌洗及局部上藥:為最常用的治療方法。灌洗可用1:5000過錳酸鉀溶液,1:1000新潔爾滅溶液,1%醋酸溶液或0.5--1%乳酸溶液。輕度表淺者可用棉簽蘸5--10%碘酊或5--10%硝酸銀溶液局部腐蝕糜爛面,1周1次,能促進糜爛面痊癒。但應用時須注意避免藥液漏到病變區域以外的正常粘膜上。涂硝酸銀後,隨即用生理鹽水棉球輕輕蘸擦,現已少用。局部應用氯考片(氯黴素250毫克與強的松5毫克製成片),每晚或隔晚放於陰道深部,連用10次為1療程,其效果與一般消毒藥劑灌洗不相上下,可根據情況選用。
2.陰道側穹窿封閉:詳見其他療法章封閉療法。可用於慢性子宮頸炎合併子宮頸旁結締組織炎、腰骶痛及宮頸舉痛明顯、嚴重影響性生活者。
3.中藥洗劑的潔爾陰:適用於各種急慢性宮頸炎。其主要成分是蛇床子,黃柏、苦參、蒼朮。一般用10%的藥液行陰道沖洗或坐浴,每日1次,兩週為1療程。
2)物理療法--是目前治療子宮頸糜爛療效較好、療程最短的方法。適用於糜爛面較大和炎症浸潤較深的病例。一般只需治療1次即可治癒。
1.電凝法--以往採用輻射線狀電烙法,癒合時間較久(6--8周),目前多改用電凝法,將整個糜爛熨平,故又稱電熨。根據山東醫科大學附院2095例的總結,電熨療法治療宮頸糜爛1次有效率為100%。具體操作,先安置好電熨器,常規消毒外陰、陰道及宮頸。用陰道窺器暴露好宮頸,將電熨頭接觸糜爛面,均勻電熨,範圍略超過糜爛面。電熨深度約0.2釐米,過深可致出血,癒合較慢;過淺影響療效。電熨後創面噴撒呋喃西林粉或涂以金黴素甘油。
2.冷凍療法--係一種超低溫治療,製冷源為液氮,溫度為-196℃。治療時根據糜爛情況選擇適當探頭。為提高療效可採用凍--溶--凍法,即冷凍1分鐘,復溫3分鐘、再冷凍1分鐘。其優點是操作簡單,術後很少發生出血及頸管狹窄。缺點是術後陰道排液多。
3.激光治療--是一種高溫治療,溫度可達700℃以上。主要使糜爛組織炭化結痂,待痂脫落後,創面為新生的鱗狀上皮覆蓋。治療宮頸糜爛一般採用二氧化碳激光器,波長為10.6微米的紅外光。治療前的準備同電熨術。其優點除熱效應外,還有壓力、光化學及電磁場效應,因而在治療上有消炎(刺激機體產生較強的防禦免疫機能)、止痛(使組織水腫消退,減少對神經末梢的化學性與機械性刺激)及促進組織修復(增強上皮細胞的合成代謝作用,促進上皮增生,加速創面修復),故治療時間短,治癒率高。
物理療法的治療時間應在月經乾淨後3--7天內進行,有急性生殖器炎症時禁用。物理療法術後陰道分泌物增多,應保持外陰清潔,在創面尚未癒合前(術後4--8周)應避免盆浴、性交及陰道沖洗。如行冷凍治療,術前應詢問患者有無心臟病病史,必要時做心電圖檢查。有心臟病者禁用。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