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慎察高危因素無聲殺手卵巢癌

按香港醫院管理局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目前數據顯示,向有「無聲殺手」之稱的卵巢癌死亡率,僅次於近年港府積極呼籲大眾預防的子宮頸癌,並位列本港女性常見癌病榜第四位。本地專家認為,此症成因雖未明,但當中不少高危因素,包括早來經及遲停經、未曾生育及長期服用排卵藥等,均為女士必須慎察的指標。文:Seechai 部分圖片:星島圖片庫

主要分為四個類別

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指,卵巢癌是本港婦女常見癌症之一,主要分為四大類,包括上皮性卵巢癌,主要指癌細胞只出現於卵巢表面的上皮層,而百分之九十的患者均屬於這類別。第二類是性索間質癌,乃製造女性激素的細胞出現癌變,雖然任何年齡的女士均有可能患上,但屬於這類的患者並不常見。第三類為生殖細胞卵巢癌,常見於未滿三十歲的年輕患者,乃製造卵子的細胞發生病變而致的癌病。最後一類是交界性腫瘤,這類腫瘤擴散或復發的可能性較低,一般以年紀較輕及更年期前的婦女為主。

排卵情況出現異變

靳醫生續指,家族遺傳雖然是致病的其中一個因素,但由於它佔卵巢癌個案的比例不算多,約為百分之十以下,故有家族病史的女性毋須過分擔心。不過,靳醫生亦提醒女士,應多注意自己是否屬於高危一族。已有研究發現,早來經(十一歲前)及遲停經(五十二歲後)的女士,或可能有較大機會患上此症。這類女性的卵巢排卵時間較一般人長,且在每次排卵過程中,卵巢組織都會出現輕微破裂與修復,這便有可能誘發細胞異常生長。另亦有可能為排卵期間荷爾蒙水平上升,刺激了不正常細胞的生長。

此外,未曾生育的適齡女士亦屬高危一族,研究顯示生育次數愈少,罹患卵巢癌的機率愈高。若一直未有生育的女性,建議或有需要服用醫生處方的口服避孕藥,因這類藥物可讓卵巢暫時不排卵,能有效減少出現基因突變,或致癌物質形成的機率。

除此,長期服用排卵藥(達一年或以上)的女士亦應多加注意,排卵藥本身不會致癌,但使用這類藥物時,卵巢或可能於來經周期內不止排出一粒卵子,故較易增加患上卵巢癌的風險,所以建議女士應定期進行婦科檢查,以保障健康。

縮小腫瘤體積手術

靳醫生指,治療卵巢癌的第一次手術,通常也需要開腹。方法是上自肚臍,下至恥骨切一個創口,以助醫生觀察內部情況。若果發現癌腫有明顯擴散迹象,醫生會盡量切除有癌細胞的組織,這屬縮小腫瘤體積的手術,好處是能加強其後化學治療的功效。

現時縮小卵巢癌腫體積的手術,包括腹腔全子宮切除,即切除患者的整個子宮。另一為切除病人的兩個卵巢及兩條輸卵管,還會切除淋巴結。最後的網膜切除,是指除去腹腔器官表面的脂肪保護組織,摘除器官和腹腔內的液體,並抽取樣本進行化驗,以判斷癌腫的類別和擴散的情況,這可助決定再進一步的治療方案。

易誤以為腸道不適

雖然卵巢癌有「無聲殺手」之稱,但靳醫生表示,早期的卵巢癌並非完全沒有病徵可尋,只是症狀不明顯,故常被患者誤以為腸道不適而延誤治療。建議下腹不適逾兩星期,且出現以下徵狀的女士,應及早進行婦科檢查,查找病因,以策安全。

•腹部持續腫脹

•腹部感到受壓、不適,甚至疼痛。

•腸胃不適,包括胃灼熱、惡心及鼓脹等問題。

•大便習慣改變,出現便秘或腹瀉。

•尿頻常要上洗手間

•感到疲倦,且食欲不振。

•進行性行為時感到疼痛

•體重無故下降或上升

•月經時間不固定或停經後無故出血。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