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身上都可找到痣、癦、斑或胎記之類的「烏點」,究竟這些「烏點」是善是惡?尋常百姓不似謝霆鋒,有經理人發現頭上的痣變形,因而發現自己患上皮膚癌。鄭志文醫生說,謝霆鋒在訪談節目《最佳男主角》自爆患皮膚癌之後,立即有不少病人因身上的「烏點」而求診,擔心自己患癌。所以今期找來皮膚科專科醫生史泰祖,教大家ABCDEF,就可分辨善惡。
鄭:鄭志文
史:史泰祖
鄭:黎芷珊訪問霆鋒的節目中,霆鋒自爆有黑色素瘤,忽然之間我多了病人看診,媽媽帶孩子來看的有,幾十歲的伯伯也有,都是說找到皮膚某處有一些黑色素的色斑,或者有一些凸起的痣。這種情况我們應該怎麼處理?
史:其實一百個人之中,九十九個有癦,今次的事件是好的,令公眾了解黑色素瘤,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痛癢變大當心!
鄭﹕沒錯,究竟黑色素瘤是什麼?要怎麼處理呢?
史﹕一顆黑色的癦或痣在身上,要注意ABCDEF:
Asymmetrical,即形狀不對稱
Border,邊緣不齊
Colour,顏色攙雜,又黑又啡又黃
Diameter,直徑大於6毫米,即像鉛筆頭上的擦膠大小
Enlargement,突然變大
Feeling,如果粒癦最近會癢會痛會流血,好像有些變化,這也是一個徵兆
所以總結下來是,不規則、邊緣不齊、顏色怪、size大、突然長得快又突然開始疼痛,就要逐一考慮,愈多這些「特色」,就愈需要進一步化驗。
鄭﹕化驗怎麼做,痛不痛呢?
史﹕在醫務所內,細粒的痣只需局部麻醉可直接整個切除;如果面積大,未知良性或惡性,直接割除會有很大的傷口,影響外觀,可以先用一個儀器,英文叫Punch,其實就是個鑽嘴,在癦上鑽個洞,拿取少許組織做化驗,傷口要縫一針,約10分鐘就可以做完。
如果化驗結果是良性,就毋須擔心,如果是癌症,也不要害怕。因為皮膚癌分很多種,香港每年有七百多宗皮膚癌的新症,有九成屬於基底細胞癌和鱗狀細胞癌,可以直接切除,因為這類癌症不會擴散。
電療可免損面部輪廓
鄭﹕皮膚癌是最善良的惡人?
史﹕沒錯,十個皮膚癌,九個屬於善良的,但有一成的是黑色素瘤皮膚癌,就比較棘手,因為黑色素瘤會擴散五臟六腑。對付黑色素瘤癌,處理方法只有一種,就是預防性切除。
鄭﹕治療基底細胞癌和鱗狀細胞癌,也是局部切除嗎?
史﹕對。以基底細胞癌為例,治療方法很多,最簡單可以切除,亦可用冷凍治療,直接噴上液態氮,把癌細胞凍死,如果冷凍治療後數月又再生長,亦可以繼續使用冷凍治療,另外,還可以用電灼或激光。還有一種我認為是對付基底細胞癌最好的方法,尤其是在面部,在眼邊、鼻邊,傳統的切除會影響儀容,就可以用電療,在患處表面皮膚照輻射,把癌細胞抑制,而面部輪廓不受影響。不過,有些人一聽到輻射就很害怕,擔心會得癌症,其實這些電療的輻射只會照射在表面皮膚,不會增加患癌的風險。
最典型:圓形見「火山口」
鄭﹕基底細胞癌雖然不惡,始終是癌症,一般人是否可以觀察得到?
史﹕最典型的基底細胞癌是圓形,中間有個火山口,不需要找病理科醫生檢驗,已經可以判斷是基底細胞癌。它最早期是一點啡點,慢慢擴大,大多數病人察覺要求醫時,那粒東西已經在身上很久了,可能是五年,甚至十年。如果開始變紅,像發炎一樣有些潰爛,就要注意。如果不處理,它會愈來愈大,侵蝕和破壞周圍的組織。所以如果身上的癦變大,有潰爛,傷口很難痊癒,就要小心。
鄭﹕鱗狀細胞癌又是什麼樣的呢?
史﹕鱗狀細胞癌偏紅,有很多皮屑,甚至潰爛,而傷口不易痊癒,無論出現在身體的任何部位,都要盡早求醫。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