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哮喘或風濕科疾病均要用類固醇治療,但港人對類固醇藥物誤解多,出現兩極化的錯誤態度,有家長擔心類固醇副作用,就算子女患上哮喘及濕疹,也拒絕用藥,隨時令病情惡化;也有人當類固醇藥膏是潤膚膏亂塗。皮膚科醫生警告,濫用類固醇藥膏可令皮膚變薄,若塗抹在面部,嚴重可引致玫瑰痤瘡,呼籲市民使用前要多了解藥膏成份。
記者:陳凱迎
市民在藥房可自行購買低濃度類固醇藥膏,卻未必清楚使用份量或次數。香港內科醫學院(皮膚及性病科)代表何景文醫生表示,近日於網上發現疑有類固醇含量達最高度數的藥膏出售,但他提醒,臨床上有不少長者因見類固醇藥膏有效,便當潤膚膏般經常塗抹在痕癢或受損皮膚上,導致皮膚變薄及抵抗力下降,皮膚容易瘀傷或感染;有人甚至亂塗類固醇藥膏於面上,引發玫瑰痤瘡,皮膚發炎疼痛,或出現「酒糟鼻」。
何醫生警告,長期濫用類固醇有機會出現變矮、生毛及面圓等嚴重副作用,建議使用在坊間購買的藥膏時,若無列明是否含類固醇成份,但每次使用後症狀會迅速消退,一旦停藥就復發,藥膏很大機會有類固醇成分,不應亂用。
妥善使用有效治濕疹
妥善使用類固醇其實可有效治療哮喘及濕疹等疾病,但香港兒科醫學院代表梁延勳教授指,不少家長對類固醇聞之色變,擔心影響發育,即使子女患上哮喘也不想用藥,隨時令病情惡化。梁教授強調,按醫生指示使用類固醇藥物,不會有太大副作用,家長不應一刀切拒用類固醇,小朋友即使用藥後令身高較同齡者略矮,停藥後影響會逐漸消失,家長不用擔心。
外國曾有研究顯示,按醫生份量連續用類固醇藥物20周,每日用一次,也不會令皮膚萎縮;另有兒童濕疹病人使用含中度類固醇藥膏治療的研究發現,連續用藥半年,每周連續用藥兩日,每日塗抹一次,也未見出現副作用。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