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近視」這3 個字,相信你準聽過。近視所以有假,原因是眼睛睫狀肌過勞,導致肌肉調節出現抽搐狀態,整個視物系統就似「Lock 住係視近物模式」一樣,令人看遠境時模糊不清。而弔詭的是,假近視原來有可能變真……近視可能由假變真的現象,較常見於8-13 歲的近視發展期階段,原因與假近視也存在眼球拉長風險有關。
理大護眼(灣仔)中心眼科視光師招卓衡解釋,人體遠近視物調節能力,須透過眼球晶狀體側邊的肌肉(睫狀肌),改變晶狀體的形狀,把視物焦點拉回正常的視網膜位置。「真近視的成因,大部分個案都是由於眼球拉長,令影像聚焦在視網膜前方所致。而假近視的成因,則是調節眼球晶狀體形狀的睫狀肌,因長時間視近物持續收緊,出現跟肌肉過勞會抽筋一樣的情況,睫狀肌調節呈抽搐狀態,使晶狀體長期維持在視近物的變厚形狀未能放鬆,結果造成看遠處影像常感模糊的假性近視。」
形成真假近視的病理原因,本來分得清清楚楚,但問題是假近視其實也有眼球拉長的可能。「你可以想像,假近視者的睫狀肌長期在用力調節晶狀體,到真的看近物時,便存在不夠力再去額外收緊調節的可能,變了影像很可能投射到視網膜的後方。而這情況對8-13 歲近視發展期階段的兒童尤其影響,因此期間是眼球拉長最活躍的時間,當影像長期聚焦在視網膜之後,眼球有機會『生大些』去『追返』影像(令影像聚焦回視網膜上),形成眼球拉長的真近視病因。」至於成年人,假近視也有可能變真嗎?他老實答:可能性相對低。「一般16 歲過後,近視度數會相對較穩定,但如有過多視近物的習慣行為,近視也有機會加深,原因一是有假近視,二是眼球繼續拉長,三是年齡漸長因白內障、糖尿病等影響令視物模糊。而就臨床所見,大部分20+歲仍然近視度數持續增加的個案,都是假近視造成。」
綜合經驗,他指這類成年個案都自覺近視度數加深得很快,可能每年都有100 度的增幅,亦會感到看近物時很易疲累。「甚至有個案表示,日頭返工都視力清晰的,但晚上放工後想看清楚遠處巴士站的數字也有困難,這些情況都有理由懷疑是假近視,建議應滴藥水放瞳,在睫狀肌完全放鬆下才檢驗真正的度數。」說到那些視近物易累的表現,誰都知要休息紓緩,只是,他指很多時休息方法都做錯了。「大部分人的處理方法,都是到完成晒手頭上的工作才休息睡覺,以為合起眼睡著就可以給眼睛休息。但事實並不然,因為就算你得再飽再足夠,假近視都不會back to zero,睫狀肌過勞情況仍會持續,惟有你在工作過程中多提醒自己放鬆看遠處,當你望向6 米外遠物至影像清晰,就這樣看著遠處2-5 分鐘,使睫狀肌完全放鬆,才是給眼睛休息的最好方法。」
防真∕假近視備忘
˙假近視
.多休息:多看遠物放鬆睫狀肌。例如看書或用電腦,最好是每30 分鐘小休1 至2 分鐘,望向6 米外遠處物件至影像清晰。假如常用智能產品,因是動態影像,且畫面顏色對比度不及紙張的黑白分明,瀏覽時眼睛更加易累,應縮短至20 分鐘就要小休。
.多戶外運動:一般室內環境工作,視遠物機會相對較少,所以鼓勵放假要多做戶外運動,使眼睛可在開放環境下完全放鬆,戶外運動如跑步、行山、踢球等,其實都是紓緩眼睛肌肉疲勞的有效方法。
˙真近視
.注意閱讀距離:除了多休息、多戶外活動外,一般睇書或用智能產品時,閱讀距離最好維持40 厘米(基本人坐直身子的距離),而用桌面電腦更要有60 至70 厘米距離。
.減少使用電腦及智能產品。
《香港經濟日報》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