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已成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無論工作和玩樂都與其形影不離,不過亦令深近視的人口屢創新高。若深近視者發現眼前經常出現大量飛蚊,就要慎防是由視網膜裂孔或剝離等所致,應盡速求醫,否則可引致失明。患有1,300 度深近視的Edmond,今年23 歲,他在銀行上班,經常朝九晚七對電腦工作,當中只有1 小時的食飯時間可讓眼睛暫時離開電腦。有一天,他發現眼前出現飛蚊,起初沒有理會,不過情況維持了整整1 個月,他終於忍不住去求醫。經詳細檢查後,醫生發現他有一隻眼的視網膜已經鬆脫,另一隻眼亦出現了裂孔。幸而及時發現,醫生為其開刀做手術,以免因視網膜脫落而導致失明,而對於視網膜尚未脫落的眼睛,則以激光修補,以避免情況惡化。
隨著視網膜問題解決,他再也看不到眼前有飛蚊,從這次經歷中,他明白到保護眼睛的重要性,故此每次用電腦一段時間,他都會閉目養神,以免眼睛退化過早,而再次出現類似情況。飛蚊症的情況,在本港愈來愈常見,患者不乏20 至30 歲的年青人。歸根究柢,近視在近年有年輕化的趨勢,惡化成深近視的速度亦較快,增加患飛蚊症的機會。事實上,不同患者所看見的「飛蚊」,形態不盡相同。香港執業眼科醫生會會長周伯展醫生說:「大部分患者見到眼前的浮游東西,會呈現黑色或半透明,少部分人會見到彩色。見到的形狀亦因人而異,有粒形、條形,他們很多時會把之形容為『細胞』、『變形蟲』;有些人則會見到體積較大的,並形容為『一舊雲』。」此外,有些人會見到一、兩粒飛蚊,有些人則見到數之不清的,有時會在眼睛中間位置,遮蓋了部分視力,因而相當影響日常生活。導致飛蚊症的成因有很多,包括眼睛退化,以致眼球內的玻璃體和視網膜分離;眼內的血管爆裂,血液、紅血球、白血球走入了本來透明和清晰的玻璃體,造成大量飛蚊的出現;部分人更可能是因視網膜裂孔或剝離所致。
中年人、近視600 度以上、眼睛曾受傷或發炎、患有三高﹙血壓、血糖、血脂高﹚者,出現此問題的機會較常人高。若發現出現飛蚊的同時,眼睛內有微絲血管爆裂就要留神,因為可能揭示身體出現嚴重問題。「三高會影響眼內的血管和全身的血管,包括心臟,可造成心臟病發,亦可引致腦血管爆裂,導致中風、半身癱瘓甚至死亡,故此如有上述情況,應盡快進行全面的體檢。」令人擔心的是,目前為止,此症仍沒有完全防治的方法,只能透過避免進行一些威脅眼睛安全的運動如玩過山車、碰碰車、笨豬跳、高台跳水、撞擊運動等,減低雜質跌入玻璃體的機會,而有三高者和深近視的人士謹記要定期驗眼,有助及早預防嚴重的眼疾。
要減低因眼睛退化而造成飛蚊症的機會,應避免眼睛過勞,以下是可取的方法:
採取「三八制」,即每日有8 小時睡眠、8 小時工作和8 小時休息和玩樂。在玩樂時間,不要做太用神的活動如打機、上網、煲劇等。
電腦要放低於眼睛的水平達10-15 度左右。
電腦後面不要有光線射過來,包括燈、陽光等,當然不要關掉室內的燈。
用電腦時別忘記眨眼,建議每10-12 秒眨一次,有助預防淚膜太乾。
每工作半小時小休半分鐘至5 分鐘,不妨閉目數120 下。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