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本港有75%長者有不同程度的睡眠問題,當中有近半患有失眠,原因很多時和痛症纏身、情緒困擾等有關,而透過中藥食療,再配合適量運動,可助長者一覺睡到大天光。眼光光等天光的滋味,相信很多長者都試過,從中醫學角度,失眠很多時與心血不足和精神不振有關。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註冊中醫師陳燕桃說:「失眠是由心神失養或不安所致,由於熟睡時間不足,患者醒後仍然感到疲倦,甚至頭暈頭痛、心神不寧等。」
長者出現上述情況的成因相當多。「老年人患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如腦退化症等的可能性增加,因而有機會出現睡眠障礙。此外,很多長者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痛症等,疾病本身或其伴隨症狀都有可能影響睡眠。亦有不少長者會有情緒問題如抑鬱症,以致容易早醒及熟睡時間減少。」中醫把長者失眠分成7 種證型。「例如心火熾盛型的患者常感煩躁,以致難以入睡,表徵還包括小便短赤、口舌生瘡、舌尖紅等;有些患者屬心脾兩虛型,患者晚上會發很多夢,同時亦易醒,日間表現得健忘、疲倦、食量少、頭暈目眩等。」
要預防失眠,長者平日要懂得控制情緒,過喜或過憂均不利於入睡,同時要注意睡眠環境宜安靜,睡前避免飲用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料,亦要作息有時,避免日間睡得過多,以及平日做適量運動。此外,可從飲食着手。「失眠主要由心神不安所致,多食養心安神的食物如龍眼肉、紅棗、五味子、蓮子、百合等,有助改善失眠症狀。至於因精神緊張而引起的失眠,可吃有疏肝解鬱作用的食物如金針菜、玫瑰花、佛手和陳皮等。」另外,老年人由於大腦血流不暢,容易早醒,這時亦有解救法。「宜多吃海帶、紫菜、黑木耳、芹菜、海蜇等,有助活血和健腦安神。至於中藥材如天麻、夏枯草、石決明、菊花等亦具補腦作用。」慢性痛症者可多吃溫陽壯陽的食物如羊肉、合桃、栗子、雞等,亦可服用活血、補氣、壯骨的藥材如熟地、丹參和三七等,有通絡止痛的作用,有助安睡。
西方醫學亦關注長者失眠的問題。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註冊物理治療師張凌恩說:「有調查發現,在65 歲或以上長者中,逾半有各種不同的睡眠問題,除了影響生活質素,亦會增加患上憂慮症等情緒病的風險。失眠成因很多時跟痛症和情緒等問題有關。」此外,長者的運動量一般較少,原來亦會影響睡眠質素。「澳洲有研究發現,平日有定時做運動的人,深層睡眠的時間較一般人多出18%。當中涉及體力恢復理論,當運動得愈多,身體會自行調節,把深層睡眠的時間加長,讓我們可以恢復體力。換言之,若少運動的話,身體便不會增加深層睡眠的時間,以致長者較難長時間熟睡。」
雖然運動有助改善長者的睡眠質素,不過亦要量力而為。「體質較差者,宜做靜態的運動如太極、氣功、散步、室內單車等,讓身體能慢慢適應;體質較佳的長者可以做較劇烈的運動,例如急步行、緩步跑、踏單車等低運動量的帶氧運動,以助促進新陳代謝。」值得一提的是,臨睡前不宜做大量運動,以免體溫上升及新陳代謝增加,令身體處於興奮狀態,就更難入睡。此外,有些長者受腰患困擾,半夜痛醒,可以怎辦?「可用枕頭墊在膝蓋下,有助腰背肌肉放鬆,紓緩腰痛。若長者因其他痛症導致失眠,建議尋求醫生和物理治療師的協助。」
運動示範:伸展運動可助放鬆緊張的肌肉,有助入睡,張凌恩示範以下4 組動作,並建議長者每日在早上和傍晚進行。
伸展膊頭肌肉做法:頭部側向左邊,左手輕按頭部,直至右側肩膀的肌肉有收緊的感覺,維持5 秒後還原,改為頭部側向右邊,重複再做,每邊各做8 至10 次。
伸展肩膊肌肉做法:右手橫向放於胸前,左手輕力把右手壓向身體,直至肩膀上的三角肌收緊為止,維持5 秒後還原,換邊再做,重複做8 至10 次。
伸展腰部做法:上半身向右轉,當左邊腰部有收緊的感覺後,定着數5 秒後還原,改為上半身扭向左邊,重複做8 至10 次。
拉鬆小腿肌肉做法:坐着,左腳向前伸直,把兩手放在左腳的膝蓋上,這時會感到小腿收緊,定着5 秒,換腳再做,重複做8 至10 次。
安神食療法菊花茶材料:白菊花10 克。
作法:將菊花放入杯中,倒入適量滾水浸片刻,加蜂蜜調味。
功效:可清肝火,適合有暈眩、心煩易怒的失眠人士飲用。
生脈飲材料:人參3 克、麥冬、五味子各10 克。
作法:將材料加清水1,000 毫升,以文火煎煮1 小時,分多次飲用。
功效:適合夜寐不安、多夢健忘、心悸不寧、少氣懶言、口乾舌燥者飲用。
枸杞棗仁茶材料:枸杞子、酸棗仁各10 克。
作法:將材料放入杯中以滾水浸泡20 分鐘,加紅糖調味。
功效:改善因精血不足而出現失眠、心煩、神疲者。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