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資訊分享] 應該選擇剖腹產嗎?

《讀者文摘》亞洲英文版編輯劉欣欣去年七月生下第二個寶寶,在此她為您詳細分析選擇性剖腹產與自然分娩之間有何差異,以及其中的風險。

我懷第一胎的時候,其實沒有預先想好要怎樣生產。我不清楚自己究竟想要採取剖腹產、自然分娩,還是仰賴很多麻醉藥才能完成的無痛分娩。當時我心想,屆時難道我的身體不會自然完成分娩的動作嗎?萬一實在不行,不是還有醫生會幫忙嗎?

二○○九年十一月,歷經十六小時的分娩過程,並且在無痛生娩和真空抽吸術的協助下,我終於生下了一個三點五公斤重的男嬰。陰道分娩和我想像的一模一樣,當然,不是每位產婦都能夠自然分娩,有很多情況可能導致她們不得不接受剖腹產,譬如:分娩時間過長,孩子卻還生不出來;胎盤前置(指胎盤在子宮頸口的位置異常地低);胎位異常(指胎位不正);臍帶脫垂(指臍帶比胎兒先進入產道),以及母親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卵巢或子宮囊腫等病症。在上述情況下,產科醫師都可能要求進行剖腹產,以保障產婦和胎兒的生命。

至於選擇性剖腹產,則是指產婦和胎兒在分娩時並沒有非動刀不可的醫療或健康問題。雖然現在咸認剖腹產已經安全多了(更重要的是,麻醉的技術和監控方式進步了,多少也降低了剖腹產出現重大風險和併發症的機率),不過,剖腹產仍舊是一項重大的腹部外科手術,可能引發各種相關的危險性。

媽媽們之所以會選擇剖腹產,理由林林種種。新加坡安微尼亞山醫院的婦產科顧問兼婦科醫生何漢國說,其中有心理上的理由:譬如對於分娩的恐懼感;也有生理上的理由:像是擔心骨盆底部受傷,日後可能引發子宮脫垂和尿失禁,或是怕性生活的愉悅感降低,甚至消失。還有一些媽媽安排剖腹產,只不過是為了能在良辰吉時生下孩子而已。

在某些案例中,則是醫生偏好並建議孕婦進行剖腹產,原因在於剖腹產手術可提前規劃,又可避免順產過程中的突發狀況。

以上就是導致亞洲和世界各地剖腹產比率竄升的部分原因。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統計,中國大約有一半的孕婦選擇剖腹產,其中百分之二十五其實毫無醫學上的必要。世界衞生組織在調查了亞洲各國十萬餘個分娩案例之後,發現越南和泰國等國家的剖腹產比率也越來越高。

剖腹產的利與弊

選擇性剖腹產讓孕婦能好整以暇地訂定育兒計畫與請產假,而且和陰道分娩比起來,剖腹產所花的時間也比較短。因為既無產痛,也不用擔心外陰切開,她們的心理壓力就更小了。

不過,剖腹產的缺點也令人忐忑不安。產婦承擔了手術併發症的風險,這些併發症可能傷及腸道和膀胱而導致長期疼痛;致使母體失血(因此產婦可能需要輸血);所造成的子宮感染和傷口疼痛甚至會持續半年以上;內部瘢痕組織亦可能影響日後的生育能力;傷口不適也會妨礙哺乳;此外,罹患產後憂鬱症的機率也會提高。

剖腹產所生出的嬰兒還有過早分娩的風險,因為想精準確定懷孕的日期並不容易。剖腹產很可能在妊娠的第三十四至第三十六週之間進行,儘管在這個時期分娩通常是安全的,然而這些寶寶與足月(三十七至四十二週)分娩的嬰兒相比,比較容易有生理上的毛病。

剖腹產寶寶可能出現的健康問題包括呼吸困難、不易餵食,也不容易維持正常體溫。他們的阿普伽新生兒評分(一種評估新生兒身體狀況的方法)分數偏低,罹患暫時性呼吸急促(即第2型呼吸窘迫症候羣)等呼吸系統疾病的風險也比較高。

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曾有專文指出,只有從醫療角度建議所採取剖腹產,風險才比較低。選擇性剖腹產與自然分娩相比,很可能為母子帶來更大的風險。世界衞生組織發表的〈非醫療考量下進行的剖腹產〉報告指出:「非出於醫療考量而進行剖腹產,產婦出現重大疾病的比率比自發性陰道分娩的產婦高出將近三倍。」

世界衞生組織的另一項調查結果也證實剖腹產提高了分娩的風險。二○○七和○八年,世界衞生組織在柬埔寨、中國、印度、日本、尼泊爾、菲律賓、斯里蘭卡、泰國和越南等地,隨機選取了一百二十二所公、私立醫院,檢視產婦分娩的情況,最後得到的結論是:採取選擇性剖腹產的產婦,死亡、需要轉入加護病房或輸血的可能性較高。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