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懷孕護理] 告別擾人的懷孕期泌尿問題

懷孕時經常出現的泌尿問題
因為變大的子宮壓迫到輸尿管,使得尿流不順、也容易造成尿路感染或尿路結石。其他如腎臟水腫、頻尿與夜尿、尿失禁等問題也是懷孕期間常見的泌尿困擾。有些症狀在生產完後會逐漸復原、有些則需要治療;另外如尿失禁則可以藉由簡易的運動來作改善。懷孕常見泌尿問題有哪些?醫師又分別給予什麼建議?

尿路感染:尿道炎、膀胱炎、腎盂腎炎
尿路感染的主因為細菌侵犯泌尿系統,並為「上行性感染」,細菌從尿道口周圍往尿道移動,依次為尿道→膀胱→腎臟,依不同的感染部位而有不同的症狀與嚴重性。無論是哪一個部位感染,都統稱為「尿路感染」。而最常侵犯人體的細菌則為大腸桿菌,隨著被侵犯的部位不同,尿路感染又可分為尿道炎、膀胱炎、腎盂腎炎。也因為上行性感染的緣故,若是得到膀胱炎,通常表示尿道也有發炎;但得到尿道炎的人膀胱不一定發炎。三種發炎現象中女性最常見的尿路感染則為膀胱炎。女性之所以較男性擁有較高的膀胱炎罹患率,主要是因為女性的尿道較短,僅約4公分長,致使來自腸道的細菌比較容易經過尿道侵入膀胱而被感染。許多女性都有憋尿的習慣,長期累積下來也會影響膀胱的功能而造成尿路感染。

憋尿的壞處
膀胱內壁黏膜有抵抗細菌的功用。有尿急的感覺是因為膀胱已被尿液脹滿,膀胱壁的血管同時也被壓迫,憋尿則會使膀胱內壁黏膜充血,當人體的抵抗力較差的時候細菌就會趁虛而入,造成發炎與感染。控制膀胱收縮的神經分布在膀胱壁肌肉中,如果憋尿的時間過長,就會因為過度膨脹或神經缺血而使膀胱受損,也會留下日後頻尿、解尿時疼痛等後遺症,造成神經性膀胱。如果膀胱壁上分布的神經受損的情形太過嚴重,也可能導致無法解尿,所以千萬不要養成憋尿的習慣。

導致尿路感染的各種成因
懷孕期間,媽咪身體產生變化,腎臟所增加的血液流量會使腎臟變大;集尿系統的輸尿管蠕動也會降低。因為荷爾蒙影響、加上逐漸成長的子宮也會壓迫到輸尿管,所以懷孕後期多數孕媽咪的腎臟或輸尿管都會呈現水腫現象,而這也正是尿路感染成為懷孕期間常見泌尿問題的主要原因。懷孕期間若出現尿路感染,具統計高達近三成的比例會演變為急性腎盂腎炎。其他如憋尿、房事、膀胱輸尿管尿液逆流或排便時不正確的擦拭方法也都是導致尿路感染的原因;房事時容易將女性肛門口附近的細菌帶到尿道,也會造成感染。房事前應特別注意陰部衛生、男性生殖器官更要保持清潔無污垢。房事後女性也須盡快排尿,較可降低膀胱炎機率的發生;此外如廁完畢正確的擦拭方式應為由前往後擦拭,避免將肛門口的細菌帶到尿道口。

主動檢查尿液,可防止尿路感染
泌尿道感染不一定有明顯症狀,如菌尿症(尿液中有細菌)就是沒有任何症狀的泌尿系統感染。如果孕媽咪得到菌尿症,較容易演變為明顯的尿路感染或急性腎盂腎炎。既然無法以症狀來判別自己是否得到菌尿症,提醒孕媽咪:產檢時可以主動要求做尿液檢查來確定尿液中是否含有過量細菌。及早檢查的好處在於可使菌尿症在成為尿路感染前先被治療,比較不會引發實際泌尿系統的感染。如果孕媽咪原先已患有糖尿病或重複泌尿道感染、貧血或膀胱功能不全,懷孕時泌尿道被感染的機率也會比較大。

多喝水可將體內細菌排出
為什麼多喝水對於解決泌尿問題很重要?因為多喝水也會多排尿,當排尿的頻率增加,可將入侵體內的細菌沖刷出去、稀釋細菌濃度,所以一有尿意時,應該立即如廁,避免細菌累積在體內而造成上行性感染。懷孕時陰道易產生分泌物,若水喝得不夠、憋尿或不常更換內褲及護墊,都是容易造成尿道感染的原因。

尿路結石
若罹患急性腎盂腎炎,在治療48~72小時後症狀仍未改善,則有可能是尿路結石造成輸尿管阻塞所致。尿路結石是相當困擾孕媽咪的泌尿問題,腎絞痛則為尿路結石的症狀。孕媽咪如有明顯的腎絞痛情形,應該積極就醫。一般結石患者診斷的流程為先照射X光找出體內結石所在位置,根據病情再做進一步超音波或經靜脈腎盂攝影術等檢查。不過由於胎兒須盡量避免X光照射,所以懷孕較難遵循一般流程,可改作驗尿檢查,觀察尿液中是否有出血、或是以超音波檢測是否有結石的影子。不可否認,輸尿管結石在超音波檢查中比較不容易被發現,但可以診斷是否出現腎水腫,如有腎水腫又合併腎絞痛症狀,則推測可能為結石。

孕期結石的處置方式
孕期尿路結石的治療方法與一般患者雷同,但必須更加謹慎。其實只要大量飲水、配合使用止痛劑,50%以上患者在約2週內就可以自行將結石排出體外;若因結石造成腎水腫、甚至嚴重腎絞痛,醫師也可能在媽咪的膀胱內放入一個雙J形的導管暫時解除輸尿管阻塞問題,等到生產完後再做進一步處置並將導管撤除。尿路結石的治療方式多元,真正需開刀取出結石的情況倒較少見,所以若有尿路結石,也毋須過度擔心。醫師對於孕媽咪尿路結石的檢查及治療方式,通常都會採謹慎保守的原則,盡量不使用X光檢查與手術治療,除非上述方法皆無效而患者的病症又相當嚴重時,才考慮直接以手術取出結石,否則應等待產後再考量要以何種方式取出結石較佳。

仍需攝取鈣質,但必須配合水分充足的飲用
人體內結石形成的原因,來自於許多細小的結晶經年累月堆積的結果。較常見的原因為:當過多的鈣離子經由腎臟被排出體外時,在腎臟內部就容易形成細小的結晶沉澱物,結晶一再沉澱的結果就會產生結石,當這些結石由腎臟掉入輸尿管時,就會造成泌尿系統阻塞、進一步引發腎絞痛的症狀。所以過多的鈣質也是形成結石的原因之一。雖然大家都知道懷孕時要多攝取鈣質,但過多鈣質也可能導致結石,該怎麼辦呢?難道小魚乾、牛奶等高鈣食物及飲品都不能食用了嗎?其實也不然,懷孕時只要配合水分充足的飲用就可以避免過多鈣離子囤積體內所造成的結石,因為充足的水分可以減少結晶沉澱的機會、也可將細小的結晶排出體外。預防結石的方式為每天多喝水、多排尿,一天喝水至少2,500C.C.以上,排尿量至少達到1,500C.C.~2,000C.C.。飲食均衡、並以清淡口味為主,少吃太鹹的食物。因為鹽分中的鈉離子在腸胃道裡可以促進鈣離子的吸收;若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蔬果所蘊含的鉀離子則可抑制鈣離子沉澱的發生、纖維質在腸胃道裡也可與鈣離子結合在一起,而減少身體對於鈣離子的吸收。可見健康的飲食與水分攝取對預防結石很重要;提醒媽咪一旦有結石症狀出現,也須立即就醫。

腎臟水腫
也就是腎臟積水,又稱為水腎。可經由超音波檢測得知腎臟是否呈現水腫;若有腎水腫,腎臟部位也會疼痛。因為子宮脹大後壓迫到輸尿管及女性賀爾蒙作用,多數孕媽咪的腎臟或輸尿管在懷孕後期都會呈現水腫;尤其是第一次生產的新手媽咪水腎的情形會比較明顯。懷孕時大約有九成女性會出現腎臟水腫,一般在懷孕第6~10週時開始產生,一直到第22~24週時最嚴重。不過孕期腎臟水腫屬正常現象,是懷孕時生理的改變而非病變,通常產後一週左右就會恢復正常,絕大多數腎水腫在懷孕時不需做特別處置。倘若腎水腫的情形過於嚴重,如之前所言,可能是輸尿管結石所引起;另外也不排除輸尿管長腫瘤的可能,唯機率較低。一般而言還是會等到生產完後再做徹底診治。

雖然多數腎水腫情形毋須過於擔心,不過如果孕媽咪的腎臟功能不全,胎兒早產的比例則會比較高。若腎功能不如正常人的一半,卻仍想懷孕生產則需多考慮並諮詢醫師。如何知道自己的腎臟功能是否健全?也必須透過腎功能篩檢來判定。

頻尿與夜尿
大約八成孕媽咪都有夜尿及頻尿的經驗。因為懷孕時子宮脹大會壓迫到膀胱;另外孕期水腫也是一個原因。懷孕時下肢水腫,夜晚睡眠時,水腫的水份會大量回流,也會產生頻尿及夜尿的結果;有時候甚至是心理作用的影響。懷孕中期變大的子宮會佔據骨盆腔,膀胱被壓迫,相對膀胱容量會縮小,容易尿急也是懷孕常出現的現象。孕婦的腎臟功能對身體姿勢的改變很敏感,平躺與側躺姿勢易使尿意增加。頻尿與夜尿的現象在生產完後會減緩;雖然醫師建議平時需有充足的水分攝取,不過若經常夜尿,睡前則不宜多喝水,應於其他時段飲水較佳。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以改善泌尿問題
由於造成頻尿的原因很多,也必須找出實際原因加以治療。很多女性因為頻尿而不敢多喝水,但其實頻尿更應該多喝水,以避免膀胱的容積量變小、甚至可能失去膨脹的機會。在食物及飲料的選擇上,少喝茶、咖啡、綠豆湯、酒精類飲料、少吃西瓜,生產完身體復原後也須培養運動習慣;私人衛生方面若不勤換護墊,反而會使護墊成為細菌孳生的溫床;另外無論是否為孕期,皆不建議自行購買局部沖洗液來沖洗陰道。人體身上原有黴菌與細菌共生共存,原本相安無事,如以滅菌液沖洗掉身體體表的細菌,反而可能會造成黴菌感染,又因尿道口與陰道口相近,假使陰道感染,尿道經常也跟著遭殃。建議如要使用局部沖洗液,應在醫師指示下再行使用;如廁後,清潔擦拭時應不要太用力,以免破皮也會造成感染。只有從日常生活的改變做起,無論是孕期或產後才能逐漸杜絕泌尿問題帶來的困擾。

應力性尿失禁
應力性尿失禁為尿失禁的其中一種,顧名思義,也就是一用力則容易漏尿,例如打噴嚏、大笑、提重物、咳嗽都可能會在公眾場合陷入尿濕褲子的窘境。這也是孕期的困擾之一。具統計約一半以上的孕媽咪會因為子宮脹大,骨盆底的肌肉韌帶被拉扯,導致尿道及膀胱角度變大而產生應力性尿失禁。生產完雖然會逐漸恢復,但步入中年後還是可能會有應力性尿失禁困擾,這也與生產脫離不了關係,尤其生過越多胎越會有尿失禁的問題。以成因來說,懷胎10月由於子宮逐漸變大,子宮本身也會從骨盆腔上升、擴展至腹腔,而子宮上方附著的韌帶也隨之被拉扯,韌帶容易鬆弛而產生尿失禁或脫垂的現象。這裡所說的「脫垂」是指骨盆腔臟器會下垂至陰道,如膀胱、直腸、子宮都有可能脫垂。除了手術、復健、藥物治療外,醫學界更肯定藉由培養運動的習慣來改善輕度或中度的脫垂與尿失禁,其中最為人所稱道的運動便是凱格爾運動。凱格爾運動又稱為骨盆底肌肉運動,可以增加骨盆底肌肉張力和強化括約肌功能。早晚至少各做1次,每次約10分鐘,持續3個月以上,可明顯改善輕度與中度的尿失禁困擾;至於重度尿失禁可能還是要仰賴手術治療,但建議只要有尿失禁或脫垂問題的女性,都應先做凱格爾運動並持續觀察狀況是否獲得改善。

凱格爾運動比較不適合在孕期執行,如出現應力性尿失禁,孕媽咪還是只能墊護墊並勤更換較為保險,等到生產完後傷口不痛時再做凱格爾運動較恰當;媽咪即使沒有尿失禁的問題,也可以做凱格爾運動來預防尿失禁。

如何知道自己有沒有脫垂?
如果想知道自己沒有脫垂,可於洗澡時順便檢查。用手觸摸陰道口,若有觸摸到異物感,則可初步判定為脫垂。如觸摸到較硬的異物,可能是子宮脫垂;若觸感較為柔軟,則可能是膀胱或直腸脫垂。生產完後,隨著生產次數越多、年紀越大或曾做過骨盆腔手術都可能導致脫垂。如有脫垂現象,也須洽泌尿科診治。

凱格爾運動:告別尿失禁與脫垂
凱格爾運動就是「骨盆底肌肉運動」。依據熟悉的程度,可將凱格爾運動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可將自己的食指或中指放入陰道內,嘗試做「忍住小便」、「提肛」、「立正,夾臀、提肛」等動作,即能清楚感覺到身體骨盆底肌肉群的收縮,但事先須將手洗淨。

第二階段:
維持站立的姿勢將第一階段的基本動作重複練習,每次都必須確實夾緊臀部提肛,並維持5秒鐘,再慢慢放鬆、休息5秒鐘。重複收縮與放鬆的過程,每做15~20次才算一回合,每天至少要做三回合。

第三階段:
當站立時能夠將上述動作做得相當熟練時,就可以不需維持站姿而隨時做凱格爾運動。無論是躺著、坐著、站著都可以自行運用,甚至是等公車、看電視、聊天、走路時…任何空檔都可以。熟悉後,也可以將收縮與放鬆的時間自5秒鐘延長至10秒鐘、甚至更長,增加對骨盆底肌肉的耐力訓練;也可以做快速的收縮/放鬆,以增強肌肉的耐力與爆發力。

☆躺在床上:
步驟1:仰臥,膝部弓起,雙腳輕輕打開。

步驟2:收縮肛門、陰道及尿道,可在心中默數5下後慢慢放鬆,反覆做5次。

步驟3:再以較快的節奏進行同樣動作,會陰部位先用力再放鬆。(會陰是指肛門前面、陰道後面的部位。)開始時反覆做5次,習慣後可增加至20次。清晨起床時或就寢前都可以做這個運動。

☆坐在椅子上:
步驟1:坐在椅子上,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背部伸直,臉部略為向上。

步驟2:肩膀力量放鬆;姿勢維持不動,收縮肛門、陰道以及尿道,默數5秒鐘後放鬆。可以一邊看電視、電腦,一邊做這個動作。可重覆20次,每日三回。

☆站立時:
步驟1:讓腿部、臀部與腹部的肌肉放輕鬆,想像忍住便意的動作,夾緊肛門周圍的肌肉。

步驟2:先縮緊肛門,再慢慢從1數到5後放鬆。可重覆20次,每日三回。

小叮嚀
做凱格爾運動時,應使用骨盆底肌肉的力量而非腹部的力量,較類似憋尿的感覺與收縮肛門,建議等第一階段較熟悉後再進行第二階段,以免用錯部位力量功虧一簣囉!除了重複做第一階段動作、自我熟悉用力位置之外,也有一種生物回饋的方式使用電腦儀器教導病患做正確的骨盆底肌肉收縮訓練。避免使力部位錯誤,透過電腦儀器的監測也可使媽咪清楚瞭解自己的用力位置是否正確。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