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資訊分享] 初生BB護理的錯誤處置法則

新生兒護理的錯誤處置法則

擠壓乳腺

正常新生兒不論男女,於出生後3-5天,其乳房可腫大如蠶豆至鴿蛋大小,並可泌乳,乳量自數滴到20毫升不等,乳汁成分與成人初乳相仿,系胎兒自胎盤接受母體雌激素的影響所致。多於生後2-3周自然消失,偶有延長至3個月,不需治療。如果強行擠壓,易造成感染而發生乳腺炎。

正常溢乳誤為嘔吐

新生兒胃賁門括約肌鬆弛,幽門括約肌相對較緊張,胃容量小(約為30-60毫升),胃呈水平位,故易發生溢乳。喟奶後應將豎起,輕拍後背,排出嚥下的空氣,然後取右側臥位,枕頭高3-4釐米即可。少量溢乳屬正常現象,不應按嘔吐治療。

錯棄初乳

初乳是指產後12小時以內分泌的乳汁,因初乳顏色太黃,比較清淡,所以有的人認為「初乳」是「壞乳」而白白擠掉,甚為可惜。因為初乳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乳糖、礦物質。

同時還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它能殺死破傷風桿菌、百日咳桿菌、肺炎雙球菌及引起腹瀉致病的大腸桿菌,且能抵抗痲疹,小兒麻痺等病毒。實踐證明產後開奶時間越早,乳汁分泌越好,吸吮越勤越早,產乳越多。

生理性黃疸誤認為肝炎

新生兒在生後2-3天開始出現黃疸,4-5天後最明顯,7-14天自然消退,一般情況良好,無不良反應,稱「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特點所致,使血清內間接膽紅素蓄積而呈現黃疸,不需治療。有些年青父母一見小兒皮膚發黃就誤認為黃疸性肝炎,到處求醫給孩子「退黃」治療是不恰當的。

誤擦胎脂

胎脂有保護皮膚,防止細菌感染及保溫作用。除胎脂較厚,皮膚皺褶多的大腿根,腋下及脖子等處,略加擦拭,以防胎脂分解成脂肪酸刺激局部皮膚而發生糜爛,其它部位的胎位的胎脂不宜擦去。

脫水熱誤為感染

少數新生兒出生後的第3-4天有一過度性發熱,體溫驟升,有時可達39度C左右,但一般情況良好,夏季多見。若補足水份後,體溫可於短時間內恢復正常,不需治療。有人誤為感染,給予抗生素治療是不必要的。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