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固定注射法的優點 新生兒在接種卡介苗的過程中,由於護士在做操作前準備工作時,如側臥位,脫衣服等易驚醒,加上飢餓,疼痛刺激,易煩躁哭吵,不配合,導致針頭斜面進入皮內後脫出,造成藥液外漏穿刺失敗。兒科雜誌固定注射法是在新生兒卡介苗接種時,為了避免新生兒驚醒後煩躁哭吵,不配合,牢牢將新生兒固定住,在操作時有利於護士把握好穿刺的角度及針頭斜面的長度,在進針後新生兒如發生煩躁,哭吵,躁動現象,也不會使針頭斜面脫出。即使發現有針頭斜面移動現象,由於左手大拇指與食指及肘部的配合,已經牢牢將新生兒皮膚固定住了,護士只要再順著原來進針的方向稍微將針頭斜面向上挑一下,針頭斜面又會重新進入皮內,這時只要將藥液迅速推入,就會形成一個圓形白色隆起皮丘,直徑0.5mm左右,卡介苗接種成功。
2.2 固定注射法的注意點
2.2.1操作場所問題 卡介苗接種方法是在新生兒左上臂三角肌下外緣進行皮內注射,每次劑量為0.1ml,皮內注射的注射器為1ml注射器,由於新生兒左上臂皮內注射範圍小,皮膚較紅,而新生兒又不易合作,大部分易哭吵、亂動,如果在光線較暗的地方操作或操作平台太狹小,遮擋物太多,很容易影響操作效果,特別是光線較暗,易造成針頭斜面進皮後進得太淺或太深,導致皮丘不明顯或注入皮下。
2.2.2 針頭斜面長短問題[1]:主要是在進行皮內注射操作時,由於新生兒不易配合,易煩燥、哭吵,如果選擇的1ml注射器針頭斜面長度>2mm以上,進入皮內長度的增加,會減慢操作者的速度,給新生兒增加痛感,使新生兒反抗更加劇烈,由於斜面過長有時進入皮下後針頭進得太深易使皮丘不明顯,一次進針不全有部分針頭斜面露在外面,造成藥液外漏,同時操作者害怕新生兒受疼痛刺激後反抗加劇造成針頭斜面進得太深或進不全,針頭穿破皮膚從另一端露出針尖的現象發生,使卡介苗接種準確性大大下降。除了給新生兒帶來身體上的痛苦外,還影響了接種效果,勢必造成新生兒再次重複接種,浪費了人力、物力、財力,也降低了兒科雜誌其家庭成員對醫務人員的信任度、滿意度。
2.2.3兒科雜誌對接種時手法固定問題卡介苗接種的時間選擇在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以上,這時由於新生兒脫離母體後需經歷解剖生理上的巨大變化,才能適應宮外新環境,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性和調節性差[2],極少部分新生兒表現為安靜入睡,大部分新生兒由於護士在做操作前準備工作時,如側臥位、脫衣服等易驚醒,再加上在操作過程中未固定好新生兒進針的部位,就會直接影響到接種效果,甚至造成接種失敗,所以卡介苗接種時對接種部位皮膚的固定就顯得尤為重要。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