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畸形,在臨床上,很多的患者往往會伴隨這尿道下裂併合症出現。為此,醫院男科專家提醒說,尿道下裂的出來不能馬虎,根據多年的臨床研究,男科專家總結了以下幾點尿道下裂合併畸形的處理:?
1、前列腺囊
其發病率與尿道下裂嚴重程度呈正相關,前列腺囊的出現與苗勒管抑制物質產生不足有關。多數為短盲袋狀,囊腫位於前列腺部尿道的精囊處,據統計,會陰型和陰莖陰囊型尿道下裂合併前列腺囊達57%和10%,前列腺囊可沒有尿道下裂而單獨存在,臨床上可在任何年齡出現症狀,常有下尿路感染、刺激和囊腫壓迫致阻塞等症狀,可表現為副睾炎,血精,肛指診可觸及前列腺部尿道正中一囊性腫塊,在兒童則常插尿管時感到困難,經造影后證實。該病在理論上易出現感染和結石,實際上在兒童出現這些症狀並非常見,因此對較小的無症狀的病變可暫不手術,繼續觀察,一旦出現症狀或確是子宮和輸卵管的真性兩性畸形的患兒需行手術。
經腹腔或膀胱途徑的手術,不輕易徹底切除囊腫。通過後矢狀切口,把直腸游離並牽拉向一獲得滿足的囊腫切除和縫合。術中應留意勿損傷輸精管。
2、陰莖下彎
尿道下裂合併陰莖下彎被以為是由於尿道海綿體遠端部分發育不良,未管化的短縮的尿道溝板和陰莖深筋膜在此增厚形成。所以陰莖下彎的程度常和尿道下裂的程度相一致。總的來說,龜頭型和冠狀溝型的輕型尿道下裂佔尿道下裂的80%~85%,而尿道下裂合併陰莖下彎者僅佔35%。手術處理陰莖下彎時應採用很尖的精細剪刀,分離尿道板背側的纖維索帶時應嚴格沿著陰莖海綿體白膜表面仔細解剖,必要時注射含腎上腺素鹽水和低能量的針狀電極電凝對靜脈出血止血,範圍應自尿道外口至近端海綿體發育正常部分,若如此解剖和切除索帶後陰莖下彎仍不能解除,Devine在1983年建議用精細小尖刀將白膜淺表地、精細地橫行切開,深度剛達白膜的深部,稱之為「仙女切開」
3、陰囊畸形
由於陰囊的發育和尿道的融合是在胚胎同一時期出現,所以陰囊畸形常和尿道下裂、陰莖下彎以及其他尿生殖竇畸形合併存在。常見的陰囊畸形包括分裂陰囊和陰莖陰囊轉位。陰莖陰囊轉位的手術方法可從帶皺褶的陰囊皮膚和四周光滑的皮膚交界線上做切口,繞過陰莖根部的側方和腹側,再延伸至陰囊中縫,游離帶蒂皮瓣,向腹側轉移。通常可與尿道下裂修補術同時進行,而對嚴重的病例則應在尿道成形術之前與陰莖下彎一期矯正,再行二期尿道成形術。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