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資訊分享] 認識「產後惡露」

什麼是「惡露」?
「惡露」是指產後陰道所排出的分泌物,混合了子宮出血、胎盤碎片、胎膜、蛻膜、子宮及子宮頸的分泌物。惡露產生,主要是來自胎盤與子宮剝離後,在子宮與胎盤接觸面的血管傷口出血所致,這些出血混著殘存的胎膜或胎盤碎片而排出。在生完孩子後,子宮要進行復原,由大縮小,胎盤和子宮的交接面的傷口也要復原,而復原過程中也會產生分泌物、死掉組織脫落……等,就像傷口結痂時會產生的一些組織物一樣。也因此,剛開始的惡露顏色會是鮮紅色,因為那時的主要成份是血;等到3~5天之後,胎盤和子宮的交接面的血管萎縮、傷口逐漸癒合時,惡露的成份就轉為以脫落的組織物為主,顏色會從鮮紅色轉為暗紅色,這樣的情形大概會持續一~二週;接著再由暗紅色轉為褐色、黃色,最後變為白色(就像平時會有的白帶一樣)。

「惡露」要多久才會排乾淨呢?
整個惡露的排出,自然分娩的婦女大約會需要3~4週左右,也有婦女到6週左右才排乾淨;尤其是有在餵母乳的女性,可能會在惡露轉為褐色、黃色之後,偶爾又有少量的出血情形。這是因為當婦女在餵母乳的時候,會暫時抑制排卵,月經暫停,此時體內的女性荷爾蒙減少,會使得子宮內膜變很薄,子宮偶爾會發生少量出血,這並不是所謂惡露。

若是剖腹產的婦女,因為在生產時,醫生已用手清除胎盤及胎膜,因此惡露會較少,也較快乾淨,大約2~3週就乾淨了。

怎樣的情況是「不正常」、需要就醫呢?
如果產後持續分泌鮮紅色的惡露太久,或是出血的量太大(例如一個小時就要換一次棉墊),這表示子宮胎盤剝離面的血管傷口沒有癒合,例如產後子宮收縮不良,導致傷口的血管沒有收縮,不易止血,此時應加強子宮按摩,或是用子宮收縮藥物治療。另外一種常見情形就是子宮裡面可能尚有胎盤殘留,殘留的胎盤不但影響子宮收縮,也會干擾凝血及子宮復原造成惡露不止,遇到這些情況應趕快回診做進一步檢查。如果發現惡露有惡臭味,有可能是子宮內膜發炎、細菌感染造成,這時常會伴隨子宮疼痛、發燒的現象,也需要趕快就醫治療。

有以下四個原因可能會造成惡露不止:

一、子宮內尚有胎盤殘留:
例如有時胎盤黏很緊,剝離不完全,導致殘存一小部分胎盤留在子宮內;或是有些孕婦有多發育副胎盤,雖然主要胎盤已完整排出,但副胎盤還留在子宮內,這些情況可能會發生惡露不止情形。
二、子宮感染發炎。
三、子宮收縮狀況不好:例如生產次數較多的婦女、或是多胞胎的婦女,子宮會較不易收縮;還有吃了人蔘,也可能會導致惡露不止。
四、產婦本身的凝血功能異常:
這些產婦在懷孕前就有不易凝血的情形,例如生理期經血流量大,傷口易流血不止等;另外有些是藥物造成,例如服用抗凝血藥物等。

該如何清潔護理陰部以避免感染?
自然分娩的婦女因為會有會陰切開或裂傷的傷口,產後第一週,產婦每次上完廁所後,可使用開水來清洗陰部,再用衛生紙擦乾,可減少感染機會。剖腹產的婦女因為無會陰傷口,可不需要如此護理。另外,因為剛開始的惡露分泌量較多,且出血量較大,因此產後初期產婦可先使用看護墊,等到分泌量變少時,再改用一般生理期時使用的衛生棉、護墊即可。但不建議產後婦女使用衛生棉條,因為容易造成子宮感染的機會。

總之,惡露的分泌是產後正常現象,只要子宮恢復狀況正常,大約3~4週惡露即會排淨。若是有出現上述不正常的現象時(惡露分泌過多、過久、有異味,發燒…),就一定要趕快回診就醫喔!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