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皮膚護理] 暗瘡青春痘的中醫治療方法

一、病因
痤瘡(青春痘)的病因明確,是由厭氧性痤瘡丙酸桿菌感染引起,但它是多因素的疾病。
  中醫認為:面鼻及胸背部屬肺,本病常由肺經風熱阻於肌膚所致;或因過食肥甘、油膩、辛辣食物,脾胃蘊熱,濕熱內生,熏蒸於面而成;或因青春之體,血氣方剛,陽熱上升,與風寒相搏,郁阻肌膚所致。此外,外塗化妝品刺激引起毛囊口堵塞是本病的重要誘因。
二、臨床表現
1尋常性痤瘡
這種類型的痤瘡(青春痘)多發生於面頰、前額,亦可見頸、胸背部。皮疹多以皮脂溢出、白頭及黑頭粉刺、丘疹、膿皰為主,可伴見結節、囊腫等皮損。
2重度痤瘡
  是痤瘡中較重的類型,包括聚合性痤瘡、暴發性痤瘡等。聚合性痤瘡以男性為主,女性偶見。皮損面積較廣泛,以膿皰、結節、囊腫為主,囊腫內常含有膿性粘液物質,潰破伴惡臭,愈時落疤。去暗瘡印可伴全身癥狀,頑固不易愈。
  暴發性痤瘡為突發重型皮損,伴發熱或兼見關節痛、貧血、血沈、白細胞異常、體重下降、肌炎等。
3其他型痤瘡
  包括藥物性、職業性、機械性、剝脫性、壞死性及嬰兒、月經前、熱帶痤瘡等多型,玫瑰痤瘡近年多見,好發於成人。
三痤瘡(青春痘)的基本損害:
  由毛囊皮脂腺口堵塞形成的粉刺,可發展為炎性丘疹、膿皰、結節、囊腫、粉瘤、囊腫,形成色素沈著印、毛孔粗大、甚至疤痕等皮膚損害。

治痘痘妙方

當歸四逆理中湯

白術5克、黨參5克、炙甘草5克、幹姜5克、黑附子6克、當歸7克、桂枝8克、白芍3克、細辛3克、通草2克、桃仁3克,加大棗兩枚掰開。

每日早七時下午四時開水泡服,八劑一療程。服到痘痘或大便排出為起效,再繼續堅持到光潔的那一天。

不用熬藥,面膜只要把藥放入一個塑料旅行杯(杯口帶濾網的那種)用開水沖泡服用即可。
中醫治療方法:

一、治療方法:
1 中藥內服、外塗:
根據辨證分型,使用中藥內服治療,以解除病因、調整和補充臟腑功能。也可以選用中藥外塗病損處、穴位貼敷等治療方法,最終達到對斑疹瘡痘的治療起到良好的效果。
2 中藥食療:
美容中藥多來自植物、動物、礦物,植物藥中以皮、花入藥者為多。中醫有”以皮治皮”之說,皮藥入皮,直達病體,起到美容作用。如木蘭皮、石榴皮等。中醫還有“以色補色”之說,花瓣嬌艷,質輕上達,可令氣血上榮於面.使容顏姣好。如櫻桃花、木瓜花、梨花、杏花、旋覆花、淩霄花等,在動物藥中有許多是動物油脂(如豬、羊、牛、犬、鵝、熊脂等)
以及乳汁、蜂蜜、蠟等,它們具有賦形作用,同時還具有凝潤澤膚,潤燥滑利
的效用。
3 針刺療法:
皮損局部消毒,采用美容針,在患者面部將皮損局部多針圍刺,以將病損包圍為宜,面積較大或泛發者采用循經排刺,不施手法,留針30分鐘。每周3次,1O次為一療程。另根據辨證,取曲池、外關、合谷、血海、足三裏、三陰交為主穴,便秘者加天樞、支溝、照海;月經不調者加關元、氣海、列缺;情誌不暢加太沖。施平補平瀉法,留針30分鐘,期間行針1次,每周針刺3次。
4 刮痧療法:
主要刮痧部位:頭頸部、背部、腹部、上肢、下肢;
方法:選用刮痧板,補濕刮痧油或美容店精油。治療時先在刮痧部位塗好刮痧油或美容精油,醫師一手握刮痧板,在頸、背、腹、上肢、下肢,都遵循從上往下的刮拭方向,胸部從內向外刮拭;刮痧板與刮拭皮膚的角度保持45-90度進行刮痧;骨骼、關節部位、肌肉豐厚部位及需要點穴的部位要采用刮痧板的棱角進行點按刮拭;刮痧時應用力均勻,刮的部位應盡量拉長。沿人體特定的經絡穴位走向,使全身或局部經絡穴位在刮痧刺激下血脈循行暢通,從而達到活血化瘀,舒通經絡,排出“痧氣”,調整陰陽平衡。
5 拔罐療法:
拔罐部位:因與面部有關的腧穴多在背部,所以拔罐多選擇背部:大椎穴、脾俞、胃俞、肺俞、腎俞;
拔罐方法:閃火法、氣罐法、走罐法等。
6 放血療法:
選用光滑銳利針淺刺腧穴或反應點,針刺速度要快,位置要準,為減輕患者疼痛,也可用左手將針刺局部皮膚捏起再刺,需出血量較大時可在點刺處加拔火罐。一般情況下每一穴位或部位出血1O-2Oml即可,每次選穴不宜過多,一般不超過5個,放血後,針孔處先用消毒幹棉球擦凈血跡,再用75%酒精棉球擦拭。
另有皮膚針(梅花針)叩刺療法,常規消毒,在腧穴或反映點進行叩刺,也屬於放血療法的一種。
7 按摩療法:
按摩祛斑、護髮、祛痘,按摩介質美膚蜜,蜂蜜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祛風潤燥、解毒除濕等作用的中藥,如白芷、當歸、金銀花。此方法可以淡化斑和暗瘡。
8 艾灸療法:
選擇醫用艾條,不用直接灸,以免形成疤痕而毀容。灸面部時要采取坐位,艾條與面部垂直進行溫和灸、雀啄灸或回旋灸,以避免燙傷面部,溫度不可過高,患者稍感溫熱即可,軀幹多用溫灸盒灸,四肢多用艾條灸。一般每一病竈或腧穴灸5-15分鐘,每次灸的時間總計不超過1小時。
9 耳穴療法:
此法是針灸祛斑祛痘的臨床使用最多的方法之一。在穴區內選擇敏感點,一般選用的方法就是:耳穴針刺療法、耳穴貼壓療法、耳穴放血療法。
10 埋線療法:
此法常用於某些難治性損容性疾病的治療。
局部嚴格常規消毒,將制備好的腸線或藥線放人穿刺針針管前端,對準所選穴位快速透皮,緩慢進針,得氣後,緩緩推針芯同時退針管,將線留在穴內(註意線不能留在皮下),出針後,用消毒幹棉球按壓針孔片刻以防出血,並用創可貼固定。2周埋線治療1次,埋線針孔處2天內不要接觸水,美白以防感染。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