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淋巴癌的基本知識

假如您有淋巴癌的基本知識,您就能更好地去處理面對它。本文可提供一些有關淋巴癌的症狀及治療方法,如何詢問醫生及護士,以及如何得到更多有關淋巴癌知識的方法
淋巴癌是源發自淋巴組織的一種癌症。

淋巴系統包括淋巴組織及器官,譬如脾臟及扁桃腺﹐它也包括淋巴球﹝白血球的一種﹞以及豆狀的淋巴結,它的功能是對抗病菌造成的感染。

淋巴癌分二種:

1.非何傑金氏淋巴癌﹝Non-Hodgkin Lymphoma﹞

有兩種類型:

B細胞﹝B淋巴球﹞

T細胞﹝T淋巴球﹞

以上每一種類型又分兩種:

﹝1﹞慢性淋巴癌-生長速度很慢

﹝2﹞侵襲性淋巴癌-生長速度很快

當醫生講解淋巴癌時,通常都會用這兩種術語。

2.何傑金氏淋巴癌

它很像非何傑金氏淋巴癌,但還是有所不同。譬如病人體內會生出一種不正常的細胞—名為李特-斯頓伯格細胞﹝Reed –Sternberg ﹞。不同於非何傑金氏淋巴癌,此種癌細胞在體內擴散的順序較有次序。

淋巴癌的分期:

您的醫生或護士會和您談到淋巴癌發展的時期,換句話就是告訴您淋巴癌長在那裏及是否有轉移,假如您的醫生說您的淋巴癌已到處擴散,千萬不要太緊張,因為非何傑金氏淋巴癌是會到處擴散的。以下是淋巴癌的各個時期:

第一期:淋巴癌局限在一個淋巴結或淋巴區域。這叫做早期癌病。

第二期:淋巴癌已入侵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淋巴結或淋巴區域,但仍在橫膈膜的上或下側。這叫做局部擴散。

第三期:癌細胞分散在橫膈膜的兩側(上側和下側)。這叫做“廣泛”擴散期。

第四期:淋巴癌已轉移到一個或多個身體器官,包括骨頭,骨髓,皮膚,肝及肺。這叫做廣泛轉移癌。

淋巴癌的基本知識

淋巴癌的分類:

依病人的症狀,淋巴癌亦可分為以下三類:

A.沒有症狀的

B.有以下症狀的:發燒,發冷,盜汗(早上起床後發覺汗液浸透衣服),皮膚發癢及體重減輕。

E 淋巴癌從一個淋巴結直接擴散到一個器官。

淋巴癌的檢驗

在診斷治療過程中,會有許多不同的檢驗。它可以幫助醫生診斷淋巴癌並且瞭解淋巴癌是否有轉移。檢驗方法包括:

1.細胞切片検查:用針筒或開刀取出細胞組織化驗。
2.血液檢驗:用針筒從手臂抽血,醫生借著顯微鏡觀察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

1.骨髓檢查:用針筒在髖骨骨盆附近取出骨髓樣品化驗。
2.脊椎穿刺切片檢查:使用細針從脊椎取出脊椎液做化驗檢查,只有特殊的病例才會使用這種方法。
3.斷層掃描檢查:用像X光一樣的一種大型機器,從各種不同的角度拍攝,這樣可讓醫生看到淋巴癌到底在哪裡。
4.磁核共振攝影:這種檢查方法利用磁性及無線電波顯示淋巴癌有否轉移到神經系統或其他器官。
5.MUGA檢查:檢查您的心肌活動﹐以及心臟功能是否正常。
6.PET檢查:可查出某些淋巴結是否有癌細胞。
7.X光檢查:利用放射線檢查身體器官有否癌症。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前  言

人體除極少數器官,如腦組織或聲帶以外,各處均有淋巴組織存在。淋巴組織發生癌病,可沿淋巴系統蔓延至其他組織。所謂淋巴癌,又稱惡性淋巴瘤,事實上包括好幾種不同的組織病理形態;大體上可分為何杰金氏病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到目前,發生淋巴癌的原因仍不甚清楚,可能與免疫系統的缺失、感染、環境、藥物及遺傳等因子都有關係。

  淋巴癌的發生率,在台灣約占所有癌病的2%。男性發生的機會比女性稍多,發生年齡從小孩到老年皆可能罹患。在美國,40%以上的淋巴癌是何杰金氏病,但台灣地區則以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較常見,和外國相較,台灣地區T 細胞淋巴瘤發生率較高。 

  

症  狀

癌的症狀,主要是在身體上摸到腫大的淋巴結,早期皆不痛不癢,因此常被人所忽略。大約60%的淋巴癌首先發現在頸部的淋巴結腫大,開始時祇單一腫大,慢慢則數目增加,且越腫大。淋巴癌可發生於全身淋巴組織,如下頷、下顎、前頸部、鎖骨上、腋下、鼠蹊部、縱膈腔或腹部動脈旁,有時則發生於內臟器引起壓迫症狀;若發生於胃、小腸或大腸則可能有腹脹、便血、嘔吐、腹痛等消化性潰瘍或胃腸機能障礙之症狀;若淋巴瘤侵犯骨髓,則可能產生臉色蒼白、發燒、不正常出血等泛血球減少症,有時在周邊血液裡可見異常淋巴球出現。

由上可知,很多部位的淋巴癌極易被掉以輕心,而未能早期察覺治療。但大部份的淋巴癌就生長於體表易摸到的部位。一般人常誤以為發炎,而自行購買消炎抗生素服用,雖有時可暫時或稍減症狀,但癌症卻仍在蔓延。淋巴癌也可發生如發燒、晚上盜汗、體重減輕等全身症狀。

診  斷

  對於身體上摸到的腫塊,應請專科醫師檢查。醫師會根據腫塊的位置、大小、邊緣面、硬度、及移動性等因素,衡量其發生的原因是發炎、淋巴癌或轉移癌。醫師會建議做耳鼻喉科或有關科檢查,甚至需活體切片檢查,送病理化驗,以決定良性或惡性病灶。

  除了一般血液、生化檢查、胸部X光檢查外,對於證實是淋巴瘤之病例,皆必須做分期檢查以確定期別,檢查包括胸、腹電腦斷層、血液及骨髓檢查。如果是何杰金氏病,則需加做淋巴管攝影檢查。如果需要,醫師可能勸告病患接受剖腹探查手術,以檢查腹腔內臟器及淋巴組織有否受淋巴瘤之侵犯,必要時需做脾切除術,腫瘤切除、切片檢查或放置金屬小片於侵犯的淋巴結處,以供放射線治療定位之用。對於何杰金氏病,剖腹探查可減少醫師過度治療或治療範圍不足之缺失。

分  期

  臨床上,淋巴癌分成四期,第一期指祇有一處解剖區域有癌侵犯;第二期有兩處以上,但祇在橫膈之一邊;若兩邊皆有時,已入第三期;如有臟器(如肝臟、骨髓)侵犯則算為第四期了。每一期皆再分A、B期,A期沒有全身症狀,B期則有之。

治  療

  淋巴癌在40年以前認為是絕症,外科切除後很容易復發及轉移,所以單純外科切除並無法根治淋巴瘤。但由於發現淋巴癌對放射線及化學藥物治療極為敏感,現已使用放射線及化學療法為淋巴癌的主要療法,原則上早期何杰金氏病單獨使用放射線治療、而較晚期何杰金氏病以及大多數的何杰金氏病淋巴瘤都以合併化學治療為主。某些病患會加上局部放射治療,以增加治癒率。

預  後

  依據統計,在所有癌患中,約85%的人可到完全緩解,5年的無病存活率約60%,10~15年沒有再發即為治癒了。對於那些沒有得到完全緩解的病患,沒有一個可活過五年。由此可見臨床治療反應的好壞,實與其存活率長短有著最密切的關係。

結  語

  由於診斷方法、放射治療、組合性化學治療的進步,何杰金氏病不但不再是無可挽救的疾病,更可使大部份患者達到長時間的存活,而對於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之治療,也使緩解率及存活率大增;更由於新的治療方式及骨髓移植的發展,使得淋巴瘤的治療效果大大提昇,相信祇要病患能與醫師充分合作,接受完全的檢查及治療,是可以預期日後淋巴癌病患的治療及生活品質,並可獲得更理想的結果。淋巴癌雖屬惡性病,但早期診斷與治療,必可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一般只要平時注意檢查身體上的淋巴,發現異樣或腫大,應立即就診。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