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稱由美國回港後出現發燒病徵的男子(右),昨日到荃灣一家診所求醫後送到仁濟醫院檢查。 江寶龍攝
【本報訊】各地專家正積極研發豬流感疫苗,世界衞生組織預期首批疫苗於5 至6 個月後製成,但本港專家表示,屆時疫苗將供不應求,加上要確定其安全性,估計最快明年才有首批疫苗抵港;由於數量有限,屆時需要定出打針次序,例如優先為長者、長期病患者等高危人士接種疫苗。
由美國乘機抵港的男子,報稱在當地出現發燒病徵,昨日回港在機場召救護車送院。 吳國威攝
袁國勇指現時對人類豬流感病毒了解不多,認為疫情輕微的說法並不科學。 區民傑攝
專家稱抗疫不能放鬆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系主任袁國勇稱,病毒在冬季較穩定,但現時只能掌握病毒在春夏季的資料,難以估計疫情的嚴重程度,所以現階段便指疫情輕微的講法不科學,「以往疫情第一波同第二波差好遠,真係咁輕微就好,家好似感染力唔係好強,死亡率唔高,但係咪真係呢,我哋唔清楚。」他認為抗疫不能放鬆。
袁國勇指,豬流感疫苗最快要5 至6 個月後才能生產,屆時本港未必可以立即購買,也未有接種指引,故現在需要進行各種預防措施,期望將個案延遲至暑假才出現。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指,1976 年美國因迅速製造及使用豬流感疫苗,懷疑安全測試不足,令部份人注射後變成癱瘓。他估計,疫苗使用初期定必供不應求,本港須定下優先接種次序,例如考慮先為長者、長期病患者等高危人士接種,以減低他們感染後出現併發症的風險。
報稱遊台灣後出現輕微發燒的女子(左)昨到一家診所求醫,事後送院檢查。 梁偉權攝
暫無證據支持訂疫苗
傳染病科專科醫生勞永樂估計本港最快到明年才有疫苗。各大疫苗製造商正趕製季節性流感疫苗,預計要下月方有生產線製造單一豬流感疫苗,或趕及於年底應市,但首批疫苗主要供應予已簽定單的國家,第二批疫苗也會先供應生產國,本港的科學委員會認為暫未有證據支持訂購疫苗。
另外,昨有幾名由外地抵港市民因發燒、喉嚨痛等病徵求醫被送院檢查。一名在美國工作的23 歲本港青年由美國乘飛機返港,下飛機後申報自己於美國時已出現發燒、喉嚨痛及咳嗽等流感症狀。機場及入境處人員替他辦妥入境手續便召救護車,將他送往瑪嘉烈醫院檢驗。
另一名周四由美國返港的30 歲姓謝男子,過去兩日出現發燒、喉嚨痛等流感症狀,昨到荃灣荃興徑一家診所求醫,醫生立即通報衞生署並召救護車將他送去仁濟醫院,診所則停業進行消毒。一名剛由深圳返港的70 歲老翁,回到流浮山寓所感到發燒報警求助,被送去屯門醫院檢查。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