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飲食熱量約增加300 大卡,即一天應攝取2500 大卡的熱量。
應特別注意增加之營養成份:適量服用鐵劑可減少孕期貧血的發生,含鐵量高的食物包括牛肉、菠菜等,但是從日常食物中可能無法攝取足夠鐵質,所以應以藥物補充多餘的鐵劑,經由糞便排出,會使大便呈黑色為正常不用擔心。
飲食習慣缺乏奶製品,加上東方人有許多先天有乳糖耐受不良,香港人喝牛奶會拉肚子,所以鈣質常不足。鈣質不夠除了胎兒骨質發育不良外,母親也會產生骨質疏鬆,腿部抽筋等現象,可以藥物補充。經醫學研究顯示從孕前一個月到懷孕三個月間,持續每天服用葉酸4毫克,可預防神經管缺陷與巨球性貧血的產生,所以前胎曾有神經管缺陷的母親,應特別增加葉酸的攝取量。
如何培養優質嬰兒-孕期營養
採均衡飲食,適度增加熱量、蛋白質、維生素與礦物質:
(1)每天喝兩杯牛奶,可提供豐富的蛋白質、鈣質、維生素,促進胎兒骨骼發育。
(2)添加綜合維他命:維生素B2缺乏易使胎兒早產
(3)缺乏葉酸與胎兒腦神經管的缺損、母體貧血、胎盤早期剝離及自發性流產有關。
(4)補充鐵劑則建議懷孕滿三個月後依醫師的醫囑開始添加。
(5)多吃新鮮水果、蔬菜。
(6)製造胎兒腦部神經細胞的材料是由媽媽體內的蛋白質供應,所以蛋白質很重要,如果不能給予嬰兒足夠的蛋白質,會有什麼影響?則細胞數量會減少,腦細胞無法正常發育,很嚴重吧!
(7)那些食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呢?例如蛋類、雞鴉魚豬肉牛肉。豆腐則含有植物性蛋白質。肝臟、蚵仔、綠黃蔬菜、菠菜、萵苣、花椰菜含有多量維生素及鐵質。小蝦米小魚乾則含有豐富的鈣質若您是素食者,則可在孕期向神明請個假,求祂讓妳在孕期開葷,培育優質嬰兒,祂會准假的。若您正處於嘔吐害喜時期,根本對這些烹調沒有食慾,怎麼辦?這時老公的角色即將讓你有發揮的機會,就是偶爾帶著親愛的老婆到外面吃飯,換換口味,選擇衛生健康的餐廳,讓老婆改變心情,改變一下進餐環境的氣氛,不錯喔!要不老公偶爾下廚表現一下,也是很好的建議。
◎建議食物攝取方法:
豆腐1/2塊、雞蛋一個、肉一塊、內臟類、吐司兩片牛奶兩杯、魚肉一片、米飯三碗、紅蘿蔔、芹菜、洋蔥、海帶、綠色蔬菜、柑橘、新鮮水果、小黃瓜、高麗菜、魚湯、全熟牛排(西洋梨+蘋果+香蕉+一點蜂蜜+2滴檸檬)打成果汁=預防便秘試試看喔!
西洋梨也可改成奇異果!注意!不是要妳多吃,而是均衡攝取營養,適度的肢體運動,散步也很重要,勿吃過量的餅乾、蜜餞和甜食,它會讓妳產後有減不掉體重的困擾。當然咖啡、茶葉、香辣調味料、飲酒及抽煙、熬夜、生活不規律則是萬萬不可的習慣。
孕婦飲食的營養補充有秘訣
目前市面上有越來越多針對孕婦的營養補充製品上市,包括許多提供給孕婦專用的奶粉,以及各式各樣的維他命丸等等,這些產品很多都強調專門為孕婦設計,吃了以後小孩才會「頭好壯壯」!究竟孕婦到底需不需要這些營養品?以及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營養品呢?
事實上,要不要補充或是補充多少,一直都有爭議。根據美國國家科學會的研究,正常飲食的孕婦,除了每天大約還欠缺三十毫克的鐵質以外,其他的營養應該都足夠,真正必須額外添加營養的孕婦,是那些長期吃素的婦女,懷雙胞胎、三胞胎或更多胎的孕婦,以及過量飲酒、抽菸和吸毒的婦女。但是,幾乎很少孕婦能夠懷胎十個月都維持正常且充分的飲食,尤其是懷孕早期,噁心、嘔吐的害喜症狀,會使得食慾降低,食不下嚥,甚至吃下去的東西沒多久又全部吐出來,根本辦法攝取營養,況且人不像實驗室裡的老鼠,能夠控制每天固定吃同樣的食物,可以保證營養充足;特別是懷孕中的婦女,情緒容易波動,心情不好時吃不下東西,心情好時又拼命吃自己喜歡的食物,造成營養不均衡。因此,為了確保肚子裡的胎兒能吸收充分的養分,以及讓孕婦能比較安心,適時適量地補充營養品是有其必要性。
不過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產品,該如何選擇呢?以下提供一些建議:不論是選擇維他命丸或是媽媽奶粉,必須先確定是『孕婦專用』,因為如果產品本身不是設計給孕婦專用,其成分可能會有偏差,不適合孕婦。如果選擇的是媽媽奶粉,其成分除了含有維他命和礦物質之外,另外還含有蛋白質和熱量,吃了以後較易發胖,體重容易增加過快,甚至影響胎兒,造成胎兒體重過重。因此,補充媽媽奶粉需配合日常的飲食和注重體重的控制。
維他命的成分方面:
維他命A的建議量是每天四千到五千單位,最好不要超過八千單位,另外還需補充維他命C、D、E和B群,尤其是維他命B群,有的產品會特別加重劑量,因為有研究報告顯示,懷孕早期補充維他命B群與葉酸,可以降低胎兒發生神經管缺陷的機會。
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方面:
由於飲食習慣的差異,台灣婦女普遍比西方婦女缺乏鈣質,因此鈣與鎂的補充很重要,兩者相輔相成。但是鈣與鎂都會降低鐵質的吸收,而鐵質又是造血的重要原料,所以必須額外補充鐵質。有趣的是,鐵質會干擾銅和鋅的吸收,所以同時也要補充銅和鋅。
千萬不要以為既然要補充,就越多越好,這是很不正確的觀念,高劑量的維他命和礦物質,事實上就形同藥物,任何藥物都應該有安全劑量,超過劑量不僅無益,反而有害,例如維他命A和D,過量時會導致中毒。
因此補充營養品之前,要先仔細閱讀說明書,除了按照說明書上建議量食用外,最好還是要請教醫生,經過醫生的指示後食用才安全。對於標示不清或不合格的營養品,還是不吃為妙;有關民間所謂「食療」或是「食補」,在未經證實對胎兒的影響之前,還是謹慎為之,例如民間流傳懷孕婦女吃『黃連』可解『胎毒』,其實並未經過廣泛的科學研究證明其療效,還可能引發胎兒心律不整。所以在採用這些「民間療法」之前,最好先仔細評估,或是徵求婦產科醫生的同意,以免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營養品的補充畢竟只是「補充」,無論營養品做得如何完美,也不能取代正常的飲食。絕大部分的維他命和礦物質最好是來自日常食物,因為只有新鮮食物中的營養,人體才能充分吸收與利用,甚至可能還有些營養成分是人類尚未發現,也無法人工合成的呢!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