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語陸:供強積金不應太短視
港股上星期五開市,本來受前一晚道指影響而大幅低開,但當日匯豐終於宣佈減息,加上港股再度展現其「跑先」美股的能力,低開之後便一直向上,最後更差不多以最高位收市,當晚道指亦高收248點。從星期五晚港股於美國的ADR 的表現來看,上周五港股的升幅,似乎已預先反映了道指的升勢,所以如果沒有其他相關利好消息而大幅高開的話,大家反而要小心一點,不要盲目高追。對於現在恆指的大方向,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看法,但若果要他們預測一下之後本地失業率走勢的話,我相信差不多都會一致認為失業率將會不停上升,當中分別只會是上升的幅度而已。這其實不難理解,近來只要每日打開報紙,無論你看的是國際新聞或是本地新聞,幾乎都會見到有公司倒閉或裁員的消息。以現況來看,香港經濟的「寒冬」肯定還未真正到來,很多人均認為,這一次「金融海嘯」對本港經濟的打擊可能比03年「沙士」或97年「金融風暴」更為嚴重。我身邊有些朋友有見及此,便開始討論強積金其實是否應該暫停;或者認為除了於65歲時一次過提取外,能否讓市民在不同時候預早提取當中一部份;又或者覺得強積金除了被強制投資於基金外,是否能讓市民以此用作買樓首期之用等等。政府近來亦開始對強積金作出多方面檢討,例如計劃讓一眾打工仔可為自己供款的部份自由選擇合心意的基金管理公司便是一個例子;至於朋友所提的意見,例如為強積金增加不同的投資渠道亦有其可取之處。其實強積金推出多年,我覺得現在對其作出檢討亦屬應份,亦覺得這制度還有很多討論的空間,但對於建議暫停供款這建議便有所保留。
本地銀行股續弱
市民普遍都知道強積金是一個退休保障制度,大部份人雖然會將之視為一個極長線的投資,但仍不明白長線投資的道理,所以當投資組合出現虧損的時候,便會感到不安,同時會對相關的制度產生質疑。但若果一個制度輕易便改變或遭否定,從社會穩定角度而言並非一件好事,而且強積金的確能將一個儲蓄概念帶給大眾,所以我認為,要停供或取消強積金,理據似乎仍然不太充足。要更改強積金制度其實並不合適,同時亦不合理,但相反暫停基金投資,似乎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尤其是「雷曼事件」後。不過,我仍然覺得,在調動投資資金上,投資者應該分散在不同渠道上,所以基金的投資,實不應過於輕率放棄,只要認清基金的內容便可,但同時間要本地投資者重拾信心,其實並不容易,所以本地銀行股如中銀香港(2388)、大新金融(440)、創銀(1111)等的非利息收入將會下降,加上利息收入難以看好下,短期走勢將繼續較大市疲弱。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