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國際] 白宮之戰:告別單邊主義

對一般美國選民來說,候選人的外交經驗及政策其實不太重要,對他們的投票意向影響極之有限。九二年大選時老布殊的外交手腕、經驗遠勝來自阿肯色州小石城的克林頓,可在真正投票時,老布殊卻兵敗如山倒。
不過,對其他國家及地區的政府及人民來說,美國是全球頭號強國,她的新領袖有何新的外交路向至為重要,足以影響它們的福祉。故此大部份國家的政府都密切注視麥凱恩及奧巴馬的外交政策大綱,有的甚至派出外交人員非正式接觸雙方陣營的人,以確定他們的路線跟現政府有何不同。
從表面上看,麥凱恩跟奧巴馬的外交政策好像有很大分別。麥凱恩強調不能倉卒從伊拉克撤軍,反對定下撤軍時間表;奧巴馬則堅持必須盡快從伊拉克撤軍,把伊拉克的安全問題交由伊拉克政府及軍隊負責。而在對伊朗的態度上,麥凱恩認為必須加強向伊朗政府施加壓力及制裁,迫使伊朗放棄核計劃;奧巴馬則傾向與伊朗接觸,甚至願意在沒有先決條件的情況下與伊朗政府領袖會面。



外交政策分歧不大
然而根據美國外交議會主席(President of 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Richard N.Haass 的分析,兩人在外交政策的分歧其實不大。首先,伊拉克早已不再是美國外交活動的焦點,美軍逐步撤出已是共識,麥凱恩跟奧巴馬的分歧只是時間表與撤軍的速度而已。至於伊朗,美伊無法開展高層外交接觸主要是布殊政府從中作梗,始終把伊朗視為大敵。到布殊政府在明年下台後,不管麥凱恩或奧巴馬都不會放過用外交努力改變美伊關係的機會。
最重要的是,兩位候選人都不會再奉行喬治布殊的單邊主義做法,都肯定會跟盟友、聯合國及其他國際機構有商有量,都會更願意在全球暖化、貿易、經濟發展、扶貧等議題上與其他國家合作。
換言之,不管由誰上台,美國的外交政策將變得更務實合理,大家可不用擔心!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