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9月12日星期五06:30
(綜合報道)
最近兩個多月,內地多省出現大量嬰兒懷疑吃了劣質奶粉患上泌尿系統結石,中央衞生部公布「高度懷疑」的奶粉牌子後,生產商終於承認驗出奶粉受到污染,展開歷來最大規模的奶粉回收行動。比起四年前劣質奶粉造成眾多「大頭嬰兒」事件,今次當局的處理有所進步,現在要一查到底,找出須要負上法律責任的個人和機構,公布周知,喚醒食品生產商的品質監控意識。
二○○四年的「大頭娃娃」事件,源自多個牌子的劣質奶粉充斥市面,廉價吸引大量基層母親光顧,導致嬰兒營養不良,鬧出人命。當年調查這些「空殼奶粉」的源頭比較困難,只有沒收而沒有回收。今次由於源頭單一,所有嬰兒食用的奶粉都是「三鹿牌」這個最大的國產內銷奶粉生產商,當局公布了品牌,即使生產商不回收,也賣不出去,而一天大眾懷疑劣貨仍存市面,一天這品牌的奶粉就乏人光顧。回收奶粉既是向消費者負責的表現,也是壯士斷臂之舉,希望早日挽回消費者的信心。
事前質檢勝事後回收
外國也曾發生過奶粉回收,通常限於某幾個批次,今次三鹿牌生產商回收的卻是上月六日以前生產的全部嬰幼兒奶粉,達七百公噸,以大罐裝奶粉通常重一公斤計算,至少達七十萬罐,經濟損失不可謂不大。究竟這是公司為挽回公眾信心故意擴大回收範圍,還是因為供應鏈記錄混亂查不清而不得不「寧枉毋縱」,還要待當局進一步追查。
今年六月以來陸續因泌尿系統結石入院的嬰兒,進食了受到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粉,結石要超聲波才照得出,輕者可用水溶解或激光擊散,嚴重的要開刀甚至可致命,對幼兒的父母身心帶來不少痛苦。回收奶粉只是亡羊補牢,生產商也付出重大經濟代價。要是事先做好質檢工作,不但可以免卻嬰兒和父母的痛苦,生產商也可免卻往後的索償訴求和責任官司。
忽略安全將失市場
四年前發生「大頭娃娃」事件後,不少人對內地奶粉信心盡失,至今仍然有不少內地人經常來香港「掃貨」,要是購買國產奶粉,為安全計也不貪便宜,在正規超級市場買名牌貨,想不到這樣也會「中招」。
「大頭娃娃」事件後,三鹿牌一度被列入質量欠佳「黑名單」,後來被指為「錯列」而除名,今次事件卻顯示其品質監控確實大有問題。經此一役,生產商料必痛定思痛,大幅改革做好品質管理,層層問責,否則多年基業恐毀於一旦。其他企業也應引以為鑑。
內地不少企業質檢不嚴,不但影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即使在國內市場,也可能成為國際品牌以安全可靠的賣點所蠶食。做好品檢,不但是對國內外消費者的安全健康負責,也是對企業自己持續生存的保障。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