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跳出現有框架洗天水圍悲情

(明報)10月21日星期日05:10AM

【明報專訊】藝人周潤發  昨日以「濕地公園  大使」身分,在濕地公園出席一項活動,而多次發生倫常慘案的天水圍  就在咫尺之遙。周潤發在發言時,批評政府對濕地公園雀鳥的重視,尤甚於對天水圍居民;又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天水圍應該改名,以洗脫其悲情標籤等。周潤發的批評和建議,或許有考慮未盡周全之處,但是他這番發炮,有兩點意義具一定啟發性,包括:

第一,演藝中人一般較少就社會事務發表意見,更少當高級官員面前批評政府政策。周潤發昨日的表現,顯示天水圍慘劇不斷,已經觸動了整體社會,全民關注將是一股強大動力,政府如果能夠善加利用,對於促使天水圍擺脫悲情,走入溫情,會是莫大的助力。

第二,天水圍的悲情本質,不在其名稱,而在規劃失衡、社區服務匱乏等實質問題,設若真箇改名了,還是發生慘劇,屆時是否又改名?因此周潤發改名之議不切實際,但是他在現行框架以外尋求辦法的思維,值得政府參考。而天水圍問題的本質,要跳出成規,才可以因應實際需要,逐步解決。

天水圍最近一宗慘案發生後,政府高層不敢怠慢,會商之後,幾位局長分別透露政府會採取措施,協助天水圍居民。迄今所知所見,除了設法恢復區內82個屋互委會的功能,發揮守望相助精神以外,政府的應對基調還是停留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狀態,例如勞工及福利局  局長張建宗昨日說,已撥款給團體增加兩條24小時熱線服務,又透露自己日內將到天水圍與居民交流,更說晚上去也可以;昨日又有漁護署  官員說,每月會組織貧困人士(包括天水圍居民),免費參觀濕地公園;一些有心人如高志森和古天農,與元朗民政事務處合作,在天水圍演出名為《開心串連》的系列話劇節目(當中包括著名劇目《七十二家房客》)等。官員高調投入,顯示政府重視,舉辦一些活動,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善社區氛圍,但是這一切都搔不癢處,不可能解決實質問題。

天水圍是一個特別的社區,位處偏遠,人口組合以公屋居民為主,而且新移民  家庭、低收入家庭、失業家庭、領取綜援  家庭所佔比例較高,過去區內發生的倫常慘案,都出自這些家庭。這樣的人口組合特質,需要很多支援服務,但過去政府於區內社區設施配置,按本子辦事,要人口達到一定數量才提供服務,由於社區設施嚴重滯後,許多家庭遇事求助無門,問題積累下來,到了臨界點便會爆發,不少慘劇就是這樣發生。

其實,由於天水圍人口結構特殊,政府提供的社區設施,不能與市區一體看待。例如按規定,達到3萬個家庭數目,才會設立的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其中一項功能是處理家庭暴力,對天水圍居民來說,這類服務的需求肯定較多,因此3萬個家庭的標準要求應該降低,讓有需要的天水圍居民更易求助。另外,在公屋編配方面亦要調整,房委會不宜再把更多新移民或是綜援戶等,編配到天水圍,以免潛在問題愈積愈大,服務配置更加追不上。

人口結構和社區設施,只是導致天水圍成為悲情社區的部分原因,肯定還有更多問題尚待找出來,因此,我們認為政府在推行政策措施,協助天水圍居民之前,應該成立一個跨部門工作小組,全面檢討,找出問題,然後要跳出現有框架,因應天水圍的特殊和需要,制訂對策,這樣才可以對症下藥,真正能夠幫助天水圍居民。政府如果只是和應社會人士的「悲鳴」,然後以交差式做法搪塞過去,這樣,等在前面的,將會是更多的不幸和慘劇。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