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巴菲特的兆元身價來自於緩慢投資

只要是股票投資人,誰都想和股神巴菲特一般,靠著股票操作就能創造驚人身價,於是,巴菲特的投資名言錄簡直就像是本股市聖經,不過,如果細究這本股市聖經的內容,會發現巴菲特的投資真理,就在於緩慢投資。

雖然沒有正確的統計數字,不過,可以大膽地下定一個結論:史上最成功股票投資人,同時也是史上投資步調最慢的那一位,這個人,就是股神巴菲特。據說,在巴菲特的整個事業生涯當中,僅僅做出了十五個投資決定,如果從一九六五年巴菲特買下波克夏公司開始計算,平均來說,巴菲特大約每隔兩年半的時間,才會進行一次重要投資。

巴菲特堪稱緩慢投資典型代表

夠慢了吧!很難想像,這個以投資為事業的專業投資人,竟然比絕大多數的散戶都還「懶得」操作股票,說到緩慢投資,巴菲特堪稱是典型代表人物,也是緩慢投資致富的最佳例證。當然,巴菲特從來沒說過自己是用了什麼樣的「投資術」,但如果分析巴菲特的投資名言,會發現這位七十六歲的老先生,一路走來所秉持的投資心態、選股邏輯、應變方式、生活態度等層面,不能說是遵循、而該說是開創出一條緩慢投資的致富之路。

巴菲特的投資心態-減少犯錯機會
「我們避開惡龍,而不會試圖把牠殺死」
(We've done better by avoiding dragons rather than by slaying them.)

談到緩慢投資的基本心態,富達投顧王友華認為,投資人最重要是建立「不求經常做對,而要減少犯錯次數」的觀念,巴菲特的說法則更加活靈活現:「我們的表現比別人好,原因是我們避開兇猛的惡龍,而不會試圖把牠殺死。」試著想像一下那個畫面,當獵人們積極單挑惡龍,希望一戰成名之際,巴菲特卻是避開惡龍出沒的危險地帶,而去尋找容易飼養、會生金蛋的金雞母,獵人冒著生命危險殺進殺出,巴菲特卻是步調和緩、好整以暇地供著自己的金雞母,他或許錯失許多一戰成名的機會,但至少不會因為犯錯而早夭。

「我不知道電晶體是什麼東西,但我確實喜歡可口可樂瓶罐裡面的東西。」巴菲特的保守心態,讓他錯過電子股、網路股的暴利空間,但又如何?事實證明,把「避免犯錯」放在第一位的巴菲特,投資績效遠勝於冒險犯難的獵人。巴菲特建議,「投資人要想像自己握有一張『人生決定卡』,卡上只有二○格,每做一個投資決定,就得剪掉一格。」

因此,每一次的投資決定,都該是緩慢而謹慎的。「投資就像打棒球,不同的是,你不必害怕遭到三振,而是可以不斷地等待,等到一個軟綿綿的正中直球,再用力出擊!」巴菲特以此舉例,說明投資這檔子事兒,就是「不做不錯」,你可以在打擊區站上一天,只要不把球打出去,就不會在投資競賽當中遭到接殺出局,此外,正因為是等到最佳時機才出手,所以成功機率大為提高。

巴菲特的選股邏輯-注重內涵價值
「選股票就是在選企業,並且,這家企業的經營者是你信任且放心的。」
(Look at stocks as business,look for business you understand,run by people you trust and are comfortable with.)

在選股邏輯上,緩慢投資講求的是以個股內涵價值出發,確定這是一家好公司之後,再看它的股價是否低於內涵價值,財經作家許啟智之所以買進誠泰銀行,不是先看到誠泰的未上市股價偏低,而是先去充分了解誠泰銀行的體質、利基與經營者心態,並且估算這家公司的價值,這種評價個股的邏輯,正如同巴菲特所說:「選股票其實是在選企業,並且,這家企業的經營者是你信任且放心的。」唯有當你選擇的股票是體質無虞、具備利基,且經營者心態正確之時,才能穩固自己的持股信心,達到緩慢投資的致富目的。

於是,基本的研究工作是不可少的,不妨看看這段巴菲特對股市菜鳥的建議:「如果你只有一點資金,那麼應該去做我四○年前所做的事,就是去研究每一家上市公司,這會為你帶來極大的好處。」此時,菜鳥反問:「可是,總共有兩萬七千多家上市公司啊!」巴菲特輕鬆回答:「那麼,就先從A開頭的公司開始。」雖然,後面這句回答像是一句風涼話,而巴菲特恐怕也不會真的要求投資人徹底研究所有的上市公司,但這段對話足以證明,研究公司是投資決策當中最重要的一環,更是投資成敗的關鍵。

投資目標縮小並且用低價買進

如果反向思考,你會發現巴菲特能買的股票其實不多:不好的股票不能買、沒有研究過的股票不能買、研究過但始終搞不太懂的股票,還是不能買,不過,就像許啟智將投資目光僅僅聚焦於少數標的一樣,這種「三不政策」的選股邏輯,讓巴菲特所投資的每一家公司,不但公司價值都能穩定成長,同時也能享有長久的「賞味期限」,簡單舉例,三○年前,巴菲特買入華盛頓郵報股權,期間從未出脫持股,計算至今,約已賺了八十二倍之多。不難體會,當目標鎖定於少數標的,才能精研公司的真正價值,也才能置身於股市波動之外,在緩慢投資當中悠閒、穩當地獲取高額報酬。

當然,「股價」還是必須加以考慮的次要因素,所謂的「價值投資」,除了要先看個股體質之外,也要評估股價是否遭到低估,「絕對不要指望能夠賣到好價錢!」巴菲特提醒投資人:「重點是買價,要用最誘人的價錢買進,那麼,就算賣出的價錢不怎麼樣,也能創造不錯的投資結果。」

巴菲特的應變方式-以不變應萬變
「即使聯準會主席偷偷告訴我未來的貨幣政策,我也不會改變我想做的事。」
(If FED Chairman Greenspan were to whisper to me what his monetary policy was going to be,it wouldn't change one thing I do.)

話雖如此,但是巴菲特基本上是不鼓勵隨便賣出持股的,「我一向認為自己能賺更多的錢,但我也從不急於賺錢。」這句自白,說明巴菲特寧願讓自己的資產伴隨企業自然成長,也不會輕易獲利了結,賺取短線上的股票價差,而這也是緩慢投資的重要精神,王友華說,「只有忙錄於短線的波段操作者,才會因為股價漲跌而有停損或停利的打算,緩慢投資者對於停損停利的判斷,應該基於產業結構的變化。」事實上,這種「不管股價」的思維,也與巴菲特的諸多說法相互呼應。

「我買股票時,心裡總會先假設他們明天可能就把市場給關了,而且五年之內不再重新開張,對我來說,股票市場根本不存在,對漲漲跌跌的市場沒有感覺,而我的不少成功經驗,就是歸因於不管股價,於是持股長抱不動。」事實上,不只是股價而已,巴菲特也不會因為整體投資環境出現變化,而隨勢起舞地調整投資策略,「即使聯準會主席偷偷告訴我未來兩年的貨幣政策,我也不會改變我想做的事。」其原因就在於,既然自己對手中持股的經營者、競爭優勢與營運利基具有高度信心,那麼就能信賴他們因應環境變化的能力,「我們最喜歡的持有期,就是永遠。」巴菲特的這句名言或許誇張了些,但已能清楚看出他緩慢佈局、靜待獲利的投資理念。

巴菲特的生活態度-金錢絕非萬能
「錢可以使你的生活環境變得稍微有趣一些,但它無法使更多的人愛你。」
(Money sometimes lets you be in more interesting environment.But it can't change how many people love you or how healthy you are.)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