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針治療近年熱爆美容界,製造商聲稱把微針滾輪在面蛋上轉動,暗瘡印與凹凸洞就一掃而空。消委會過去三年接獲43宗有關投訴,金額涉及58萬元,最少10宗涉及微針治療不良反應,甚至傷及真皮層。該會警告消費者,微針使用不當容易導致皮膚炎留下疤痕,甚至感染肝炎、愛滋病等傳染病,呼籲市民切勿自行購買微針工具。
消委會宣傳及社區小組委員梁光漢勸喻市民不要自行使用微針治療或與人共用微針。凌樹輝攝
最新一期《選擇》月刊指出,消委會微針不良反應投訴包括痕癢紅腫、暗瘡惡化甚至皮膚炎。投訴人A小姐花1.36萬到美容院購買20次微針護理療程,接受首次療程後面部腫脹,第二次療程後同樣不適,求診才發現微針或傷及真皮層導致毛囊發炎。美容院不肯退款,A小姐訴諸法庭獲判9,500元賠償。
微針治療投訴呈上升趨勢
消委會總幹事劉燕卿表示,去年接獲九宗微針治療投訴,今年首七個月接獲七宗,有上升趨勢。市面部份微針聲稱獲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FDA)認證,但只是確認其生產工序達標,與療效並不相關,「微針係入侵性治療,標榜安全可靠、冇永久性創傷並唔正確。」劉強調消費者有權要求美容院退款或改用其他療程。她又引述海關稱,已要求有關微針產品附加中英文警告標籤,提醒市民使用前適當消毒。
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委員梁光漢說,微針供應商聲稱以酒精或熱水冲洗微針就能消毒並不真確,須使用焗爐等特別消毒儀器才能翻用,「愛靚唔愛命,唔係咁明智。」《選擇》月刊引述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稱,不鼓勵市民使用微針,皮膚大面積嚴重發炎或留有永久疤痕。
醫學會會董、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向本報表示,過去一年家用微針工具越來越受歡迎,病人通常在網上購買,「買一個,全家一齊碌。有個病人碌咗一年冇乜效,個碌生晒銹,唔發炎算好彩。」
陳厚毅解釋,家用微針一般長度僅0.1至0.2毫米,並無消除暗瘡印功效;針頭經多次使用變鈍,更成為細菌溫床。皮膚科醫生使用的微針長達一至兩毫米,才能深入皮層刺激骨膠原增生,「一碌就成面血,所以消毒功夫要做到足,甚至食定抗生素防止發炎。」
from:
http://hk.apple.nextmedia ... art_id=15527890